3、黃巾民兵(第2/3頁)
章節報錯
經過一番糾纏,王政終於還是敗下陣來。
他走出大門日頭漸高,已快臨近中午。
到了營地中央時,王政臉上露出無奈,這哪裡像是一處軍營?
只見放眼看去滿地盡是鍋碗瓢盆,一群村婦紛紛忙著起灶做飯,老人幼童夾雜其中或是洗菜或是添柴。
漢子們則成堆的抱團閒談,各地的方言紛呈出聲,米粥的糊香漸漸瀰漫。
確實不像一處軍營,也確實...充滿勃勃的生機。
王政摸了摸微微凹癟的肚皮,突然覺得這般雜亂的場景其實也很美好。
曹操招降青州黃巾後,對青州軍自然沿用了東漢正規軍的部曲制。
即軍、部、曲、屯、隊、什、伍,以二五迴圈。
一伍5人,1什10人,1隊50人,1屯百人,1曲五百人,一部千人,統領則是都尉。
至於“軍”,在東漢以及後面的三國時期,屬於一個臨時的作戰單位,一般由若干個部組成。
少則兩三部,多則十幾部。
當然,還有一個單位叫“營”,一般有特殊意義或者戰力超強的一部軍隊,單獨成營。
如後世耳熟能詳的“陷陣營”(呂布屬)和曹操的虎豹營。
東漢末年已是亂世,朝綱都已崩壞,更遑論軍紀軍制了。
身處亂世,軍隊無論對於朝廷還是各路諸侯,重要性都是前所未有的高,但這卻反而更增加了在軍隊中形成“規矩”的難度。
於是軍紀不嚴軍容不整成了常態,便有識者想要重視卻終究因為諸多顧慮,於是只得無可奈何地放任自流。
軍制自然更不可能規正了。
比如青州軍各個士兵拖家帶口,堂堂軍營盡是些婦人,幼童,老弱。
又比如王政,此刻為曹操麾下青州軍中一個什長,可已經兩個月了,這一什連他在內始終只有七名步卒,滿足一個十人名額竟是遙遙無期。
其他六人,便是昨日與他一同狩獵野豬的同伴。
這些在軍職上早早屬於他管轄的六人,除了一個總角之交的吳勝,其他人卻都是在昨夜發現王政“天授神力”之後,才真正意義上加入他的隊伍。
這也讓王政明白,系統認可的同一陣營,並不是看雙方現實中的統屬關係,而是需要內心歸順到某一種程度,才可以完成的。
當然,要求越高回報越大,王政對於自己屬下的瞭解掌控,也遠遠超過了此世任何人和任何軍隊。
現實中,一個下屬對上級的忠心程度,是隨著時間流逝和人生起伏發生變化的。
而在王政這裡,加入他的隊伍需要一定的內心認可,但是加入後你不認可,只要王政沒有同意,系統便不放你走,你便依然是要全力以赴以命效死。
在系統大大這,下屬不服從?不存在的;
下屬逆反叛亂?不存在的;
至於身在曹營心在漢,不...可以存在,但是沒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