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七十四章 馬援銅柱與邊界線(第2/3頁)
章節報錯
韓觀眼神一亮,張紞能說出這樣的話,已經是近似肯定了。
作為軍人,戰場殺敵,方可建功立業,功在千秋!
“若如此,只憑廣西與抽調廣東之兵,還遠遠不足。縱是大人前往雲南,平西侯領兵出關,所率之兵尤顯單薄。”
韓觀是一個理性的軍人,知道征伐安南定不是小打小鬧,可一旦鬧大起來,廣西這邊就算是抽空了,加上廣東部分軍士,拿出五至八萬人根本就不夠用。
滅國之戰,沒有三十萬兵力是想都別想。
張紞平靜地說道:“若是真到那時候,朝廷自會另外調兵。只不過除了京軍之外,廣西與雲南衛所應是主力,能不能把握住這個機會,就要看你們的了。”
韓觀瞭然,輕鬆地說道:“這是自然。”
看來軍兵整訓需要跟上,提前為大戰做準備。
張紞沉思許久,待韓觀想要再趕路時,突然說道:“韓都司,你可知馬援銅柱?”
“馬援銅柱?”
韓觀眉頭一皺,沉聲道:“張大人所言可是漢朝時的馬伏波——馬援將軍所立銅柱?”
張紞重重地點了點頭,道:“正是!”
韓觀雖是武將,但也知曉一些史書。
馬援為東漢統一立下赫赫戰功,並在東漢建立之後,西破隴羌,南征交趾,北擊烏桓,累官至伏波將軍,封新息侯,世稱“馬伏波”。
張紞凝眸望遠,道:“東漢建武十六年,交趾徵側、徵貳姐妹暴亂,得交趾、九真、日南、合浦等郡越人、俚人的響應,擊敗漢朝駐軍,取得六十五座城池。馬援率大軍鎮壓,並在交趾立下銅柱,柱上銘文,‘銅柱折,交趾滅’,以銅柱為漢之極南界!”
“宋之問《韶州詩》雲,珠崖天外郡,銅柱海南標。庾信《哀江南賦》雲,東門則鞭石成橋,南極則鑄銅為柱。由此可見,銅柱乃是中原極南之地。只是……”
韓觀見張紞轉過頭看著自己,那雙目光充滿了滄桑與深沉。
“只是什麼?”
韓觀詢問道。
張紞聲音冰冷地說道:“只是,這銅柱真的還有必要存在嗎?皇上所未言明,但作為臣下,應為皇上分憂。韓都司,你明白我的意思吧?”
韓觀深吸了一口氣。
銅柱若沒有必要存在,那就意味著大明的南部邊疆,就再無需遵循漢朝時候的界限,而是可以更往南,甚至是,涵蓋整個安南!
韓觀到此時才終於明白了皇上的“野心”,他很可能不止是想要是揍一頓安南胡氏,還打算搶了這一塊地盤!
銅柱折,交趾滅。
這句話雖然是漢朝馬援的話,但大明拿過來用一用也不是不可以。看來需要找到這個銅柱,挖出來然後毀掉,這樣才能應了古人之言,順理成章地“交趾滅”!
韓觀看著張紞嚴肅的面容,頷首道:“大明的邊疆,不應該由一個銅
柱決定!如何行事,韓某明白了,多謝張大人指點。”
張紞笑了,沒有再說什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