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六十六章 斷他兩條腿(第2/3頁)
章節報錯
沒有了威脅,其他人立馬跑了出去。
沒過多久,名為蘇秀的女子便匆匆走入了房間,看著房間裡的狼藉與雲淡風輕的朱允炆,不由緊蹙眉頭,道:“你打了人還不趕緊走,留在這裡會吃大虧的。”
“公道自在人心,跑路算什麼?”
朱允炆毫不介意地說道。
“可是,人心是人管著的啊,你趕緊走吧,再晚就來不及了。”
蘇秀勸道。
朱允炆擺了擺手,指了指床榻上的小寒,對蘇秀說道:“給她找一身衣裳過來吧。”
“你,哎,你都不知道惹了什麼大人物!”
“無妨。”
朱允炆見蘇秀離開,便轉頭看向小寒,問道:“此人說起你的意中人被貶到了山西,不知他是誰?”
小寒有些畏懼地看著朱允炆,低聲說道:“是,楊,楊溥。”
“楊溥?”
朱允炆瞪著眼,這個傢伙,在翰林院抄寫檔案之餘,還可以風花雪月,有本事,只是……
“楊溥可是建文元年的榜眼郎,怎麼會與你……”
朱允炆皺眉道。
小寒低著頭,說道:“是我心甘情願的,他並沒有許諾過我什麼。”
朱允炆看著痴情的女子,哈哈一笑,道:“罷了,既然你有心侍奉他,那就好好等他吧,放心,他不是貶官去了山西,而是去山西曆練了。”
“當真?”
小寒問道,語氣中充滿了渴望。
朱允炆微微點了點頭,問道:“你為何會來酒樓,做……陪酒之事?”
小寒聽聞,臉上露出了悲慼之色,道:“家父於洪武年間作戰受殘,無以為生,便寄身於江寧養濟院,後不知所蹤,查問官差,說是到了京師養濟院,可小女到京師四處打聽,也不曾找到父親,身上盤纏用盡,不得已只好一邊遊唱一邊找尋父親。”
“養濟院?”
朱允炆低頭沉思。
養濟院即收養與救濟之地,這種制度在明朝初期便被設定。
朱元璋直言“吾在民間,目擊鰥寡孤獨飢寒困踣之徒,常自厭生。亂離遇此,此心惻然……”
於是仿照宋代救濟制度,設定了養濟院,規定:
縣其訪求無告者,給屋舍衣食。鮮寡孤獨廢疾不能自養者,官為存恤。
朱元璋關照弱勢群體並非是開玩笑的,而是真正用心去做,並要求“天下郡縣立孤老院(後改名養濟院)”,同時廣設惠民藥局,漏澤園,幡竿、蠟燭二寺。
老了有地方住,病了有藥吃,死了給棺材,這就是朱元璋的救濟之策!
不僅如此,朱元璋還將救助寡孤獨及篤廢之人寫入了《大明律》之中,明文要求“所在官司應收養而不收養者,杖六十”。
對於這一點朱允炆是清楚的,只是一直忙碌於朝政與革新,忽視了養濟院。
“後偶然遇到了楊編修,他答應小女幫忙找尋,只是還
沒訊息,他又匆匆離開京師……”
小寒有些悲傷。
朱允炆看了一眼門口方向,低聲說道:“我是楊編修的朋友,我幫你找父親吧。”
“你也是編修?當真可以幫我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