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六十三章 這個農民是治水專家(第2/3頁)
章節報錯
“引汾濟漕?朝廷當真要疏浚會通河?”
突然的聲音,驚得宋禮連忙看去,只見不遠處的草垛旁,半躺著一人,藉著月光辨出了白英。
“你為何在這裡?”
宋禮不由問道。
白英很想說家裡僅有的被子都給你們了,就剩下一床留給了老婆、老孃,話到嘴邊,卻成了:“官差入戶,不盯著點怎麼行?”
宋禮苦澀一笑,道:“你很厭惡官差?”
白英坦誠地點了點頭,道:“我爹就是被官差打死的,在會通河上。”
宋禮聽聞之後,不由沉默。
白英扯了一根麥秸,拿在手裡搖晃著,道:“會通河已經堵塞了,借汾水開舊道完全不可行,想要藉助其他水源,呵,踏遍三百里也找不到。”
“啊?”
宋禮不由一驚,眼前之人看似粗獷,是個農夫,卻似知水利。
轉念一想,其父親死在會通河上,應是船伕,而白英也有四十餘,生活在這一代數十年,想來對水利多少有些認識。
“無論如何,會通河都需要重新貫通。不知你可有什麼高見?”
宋禮詢問道。
白英折斷麥秸,道:“你就不怕勞民傷財,禍國殃民?”
宋禮皺眉,認真地說道:“疏浚運河,即有利於國家,又有利於民眾,錢財自會耗費一些,但禍國殃民,怕要過了吧?”
白英冷笑道:“幾十萬人力被徵用,去了沒日沒夜地幹,還要挨你們的鞭子,說不得連飯都吃不飽,不是禍國殃民又是什麼?”
宋禮揉了揉眉頭,解釋道:“此番會通河朝廷會徵調民力,但一不會打人,二不會餓死。無數糧食已經在運來的路上了,而且還有銀兩可以賺,是利國利民之事。”
“銀兩?洪武朝多少徭役下來,什麼時候朝廷發下來過銀兩?你這官定是小官,說話都糊塗。”
白英嗤笑。
“宋大人乃是工部侍郎,皇上欽點的治河主官,豈容你如此放肆。”
一位皂吏打著哈欠,走了出來呵斥道。
“宋大人?你,你是宋禮?”
白英瞪著眼,連忙站了起來。
宋禮瞪了一眼皂吏,給他說過不要洩露身份。皂吏這才想起,連忙告罪,看了看白英,見他不像是什麼壞人,便退到了房間裡去。
宋禮對白英抬了抬手,道:“正是在下。”
白英仔細看著宋禮,說道:“去年黃河暴雨,張忠賑下令掘堤,引黃河之水進入山東,據說這其中便有你的功勞。”
張顯宗的事蹟在河南、山東、北直隸等地廣為流傳,很多地方都建有忠賑祠。
宋禮聽白英提到張顯宗,神情肅穆,側身看向西南方向,道:“忠賑之功如明月。”
白英點了點頭,張顯宗的功勞是誰都抹殺不了的。
“好吧,既然你是宋禮,那就說說吧,看看我能不能幫上你的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