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在大明,在哪裡?”

啟程更是驚訝。

佛母看著眾人,目光凌厲,吐出了兩個字:“琉球。”

剎那之間,無人言語。

能坐在這裡的人,雖然沒出過國,但還是知道琉球在哪裡的,那裡是福建對岸的島嶼,雖然中間隔了一道海,但好像,聽說,不算寬。

據說三國時期,人家用小木筏就過去了,宋代時期的小帆船也過去了不少。

只不過,琉球在海的那一邊,白蓮教徒在海的這一邊。

佛母看著默不作聲的眾人,嚴肅地說道:“我得到訊息,琉球島植物豐茂,水產豐富,適宜居住,最主要的是,琉球三國,統計不到十萬人,軍隊不過數千,只要我們一舉渡海,琉球將成為我們的國度。”

呂程凝重地搖了搖頭:“此計不可行。琉球三國雖然弱小,卻是大明屬國。一旦訊息走漏,大明發兵,那我們將徹底被困死在島上,以大明水師的戰力,我們斷無生理。”

韓天父更是有些鄙視,佛母的想法太過異想天開,去琉球?還不如滾球,回家種地來得實在。就說那一道海峽,雖然人家說抓木頭也能飄過去,可人家沒說去了一百個人,死了九十九個啊。

就算是有船,你去了人家的地盤,想要當山大王,沒半點群眾基礎,怎麼混?自己去種地,自己去摘果子,過野人的日子嗎?

不幹,堅決不幹。

佛母見眾人反對,便說道:“眼下安全域性步步緊逼,將手已經伸向了鄉野之間,諸位認為我們的力量還能儲存到幾時?”

韓天父沒有被佛母嚇到,而是直言:“哪怕是更名改姓,遷移他地,我們也不會去琉球建國,佛母,這個想法太過冒險。”

餘醜母連連點頭,呂程等也用沉默表了態度。就連王金剛,也在這一刻沒有說什麼。

佛母看著眾人,他們並不是成大事的人,有的心思,只是小富即安,差不多就行,將就活著。可白蓮教不能如此,這一把火,只有徹底燃起來,才能改變這一片山河大地!

然而明廷給白蓮教的壓迫越來越強,繼續留在大明,遲早會被挖掉根基,現在北直隸、山東、河南等地,正在大興學堂,這對白蓮教可不是一個好訊息。

一旦百姓的孩子都被朝廷同化,成為朝廷的人,那十年二十年之後,白蓮教將再無根基。那些聰明人,有點能力的人,都會被朝廷圈養,成為朝廷的爪牙!

轉移地點,蟄伏等待,休養生息,這才是白蓮教強大起來的必由之路,是白蓮佛國大盛的必由之路!

琉球,是白蓮教的機會。

佛母相信自己的本事,也相信教徒的本事,只要有船出海,那裡將沒有人能阻攔自己!

至於船,不是問題。

沿海船業大興,市舶司即將重新開放,百姓出海的日子不遠,在這種情況下,圖謀琉球,不是空幻之事!當然,為了在那裡紮根,需要一筆財富。而這一筆財富,就需要從古今手裡奪走。

集議到半夜,也沒個結果。

佛母累了,示意大家休息,明日再議,可就在此時,門突然被敲響,眾人驚愕起身。

門外傳來了微弱的聲音:“佛母,安全域性去了王員外家中。”

佛母走到門口,低聲回道:“明日再給安全域性兩個地點,我們集議還需要點時間,不要讓他們來打擾,若無要緊事,不要來西廂。”

“好。”

門外腳步聲漸遠。

韓天父吞嚥了下口水,有些後怕:“安全域性果然厲害,只不過是賣個破綻給他們,就被他們抓到了機會。”

佛母嘴角含笑:“來的可是劉長閣,安全域性前指揮史,此人看似粗魯,實則心細的很。寧王在大寧被他看得不敢有半點動彈,若不是他這雙鷹眼盯著,寧王未必不會站在古今一邊,可惜了,若寧王起事,其破壞力怕遠超齊王,我們白蓮教也還有機會。”

7017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