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八十二章 白蓮教的覆滅?(第2/3頁)
章節報錯
一座爛尾的,沒有多少作用的皇城,確實沒有安排多少人看護,一入夜,北方甚至連燈火都沒有。幾乎可以斷定,在寒冬之下,少量的軍士也懶得去守護那裡了。
劉長閣凝重地點了點頭,將輿圖還給楊山,拍了拍楊山的肩膀,道:“你說的很可能是對的,他們選擇鳳陽,肯定會伴隨著一次行動,否則,完全可以換一個更安全更隱秘的地點。中都皇城雖沒有建成,但依舊代表著皇家的尊嚴與臉面,不容有失!抽調總部與蒙城安全域性兄弟,盯著皇城!”
嶽四海答應,當即安排人手調動。
一座宅院中。
佛母試圖說服韓天父、呂程、餘醜母等人支援自己奪取琉球建造佛國的計劃,可這些人依舊搖頭,不是說百姓故土難離,就是說不太現實,難度太大,總而言之,無論佛母擺明了多少形勢,說了多少好話,就是沒人響應。
哦,除了陝西的王金剛外。
但王金剛畢竟不是王金剛奴,一個新人本就沒多少威信,他的聲音沒有人在意。
佛母頹然地坐了下來,目光有些悲憫:“你們要知道,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。眼下明廷尚未完全開放海禁,若我們一舉奪下琉球,待明廷開放海禁,我們就可以徹底隱去白蓮身份,發展壯大,等待時機成熟之時,返回明廷,帶領百姓……”
韓天父打斷了佛母的話:“帶領百姓做什麼?一旦我們離開了這裡,就失去了根本。他日縱是明廷內部混亂,百姓困頓,我們遠在琉球又能做些什麼?白蓮教的火焰,就應該一直在這一片大地上燃燒,而不是去一個充滿野人的島嶼!”
餘醜母也失去了耐心,毫不客氣地說道:“此事就不要再議了,遠去琉球是斷不可行之事。白蓮教的根是百姓,至少山西百姓不可能跨過太行山,走向大海,再去島嶼之上謀生。佛母,不要為了你的一己之私,讓整個白蓮教陷入絕境。”
佛母沉默了,任由幾人反駁而不發一言,待所有人停下之後,才喝了一杯酒,道:“既然你們不同意,那我也就不勉強了。朝廷抓我白蓮教徒眾多,重要人物折損已超百人,我們不能無動於衷,必須作出回應。”
韓天父鬆了一口氣,誰都不想徹底與佛母撕破臉,她能不再堅持,是一件好事。
“那就給朝廷一個回擊吧。”
韓天父贊同。
餘醜母沒有反對,選擇點頭:“佛母的佈置我們還是信得過的,只是安全域性在這裡佈置了天羅地網,我們如何離開是一個問題。”
佛母呵呵笑了起來,道:“自然是有人送我們離開,這鳳陽城的鑰匙,可不是握在劉長閣的手中。子時行動,沒意見吧?”
“沒有意見。”
韓天父等人答應。
佛母吹滅了燈火,眾人拉開厚重的簾子,走出廂房,呼吸著外面的寒風。佛母指了指東面,道:“各自休息吧,要行動之前,我會通知你們。為了掩護這次行動,我會安排一些大動作。”
“好。”
眾人對佛母還是信任的,加上眾人是一條船上的人,一個人出了事,所有人都會倒黴。
人進入了東廂房,自始至終,沒有任何燈火。
佛母走到一顆枯了的槐樹下面,對跟在身旁的孫天佑道:“我努力爭取他們了,可惜他們沒有把握住機會。古今的條件,我答應了,去吧,該怎麼做,你應該清楚。”孫天佑沒有說話,只對著佛母的背影拱了拱手,然後後退幾步,消失在宅院之中。
佛母伸出手,北風吹過,很冷。
適合放火。
鄰近子時,鳳陽城東一處宅院突發大火,風助火勢,轉眼便燒開來,不少人家被驚醒,走水、救火的聲音響成一片。
站在皇城附近的劉長閣打了個哈欠,看著遠處的火焰,只輕輕說道:“人家已經在動作了,我們多少應該配合配合。”
原本在皇城周圍看護的安全域性與軍士,紛紛跑向城東。
路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