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和等人清楚朱允炆對此事的重視。

朱允炆看了看寶船船舷站著的駱冠英等人,對鄭和道:“駱冠英、趙世瑜、袁逸塵、沈偉四人在熟悉寶船之後,可讓其操縱大福船。”

“皇上,大福船難保……”

鄭和有些擔憂。

雖然大福船效能不錯,遠航中也很少出事故,但相對於寶船而言,大福船的安全性就差太多了。駱冠英又是駱顏兒的弟弟,這樣一算還是朱允炆的小舅子,萬一出點意外,誰能擔得起?

朱允炆擺了擺手,嚴肅地說道:“一視同仁,都是大明的子民。”

鄭和只好答應。

朱允炆看向杜禹,此人忠誠可靠,能力也是非凡,被朱允炆選為舊港衛指揮史。

“你要記住,舊港宣慰使施進卿是梁道明的心腹,此人心向大明,只要你不干預他的管治,他就不會揹我大明。舊港衛出手只有兩個條件,其一,舊港想要獨立出去,其二,外敵入侵舊港。至於施進卿如何管理舊港,不是你需要管的事。”

朱允炆囑託杜禹。

杜禹保證道:“臣一定遵循舊港衛規制,嚴格約束軍士。”

朱允炆相信杜禹的能力,眼見軍士已登船完畢,船帆已逐漸升了起來,說道:“他日歸來,朕依舊會在這裡迎接你們,走吧。”

鄭和等人施禮之後,轉身登船。

外港的糧船、水船與戰船先行進入長江,鄭和等人站在寶船船舷處,看著朱允炆。朱允炆抬頭看著鄭和,目光中滿是期待。

“皇上,保重龍體,我們也走了。”

朱植與朱耿站在船上喊著。

他們兩人很自覺地沒有參與到朱允炆送別軍士之中,畢竟他們只是商人,並不帶兵。這種場合出現在前面,多少有些不合適。

但眼下即將出航,兩人便站了出來,揮手告別。

朱允炆抬手,喊道:“給朕找更多的寶物來。”

“遵旨。”

朱植與朱耿大笑著答應。

船緩緩離開港岸,在朱允炆的目送下,順著長江水向東而去,帶船帆都看不到的時候,朱允炆才問道:“按照路程,燕王與寧王昨日就該入京了吧?”

徐輝祖上前一步,道:“聽聞是因故停在了鎮江,耽誤了行程,具體緣由應該快傳回來了。”

朱允炆看著流淌的長江水,問道:“你認為,朕該如何安置藩王?”

徐輝祖心頭一驚,這個問題可不好回答、

這些藩王無論年紀大小,在身份上是朱允炆的叔叔或兄弟(二代藩王),真要全部咔嚓了,雖然不愁埋的地方,但後果實在是太過嚴重,還是不能幹掉。

可如果關起來,那也是不合適的。雖然地下室可以改造得舒適一點,少一點老鼠和蟑螂,但好歹大明尊崇孝道,兄弟叔叔們整天不見太陽,朱允炆一個人在上面沐浴陽光,也說不過去。

不管他們吧,就讓他們待在京師自生自滅吧,也不合適。

這些藩王雖然沒有了兵權,但不是沒了影響力,一些人在地方上多年,黑白兩道都混得開,萬一他們過得不好,全家吃不飽飯,又不甘心要飯去,那生亂子是遲早的事。

說到底,既然明旨削藩了,還將這群人都弄到京師來了,那就得給人家一條生路,至少不能餓死人家。不過看朱允炆的意思,是不太想給他們

(本章未完,請翻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