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允熥肅然地說道:“他的名字,叫冉忠。”

“冉忠?”

朱高熾聽著這個陌生的名字,眼皮擠壓下的眼睛微微睜大一些,搜腸刮肚也沒想起來這是哪一路神仙。

朱允熥起身,走到窗戶邊,看著浩瀚的星空,道:“孔子七十二賢,其中有一人名為冉求。”

“啊,你是說冉二爺是冉求的後人?”

朱高熾驚訝至極。

冉求,孔子最得意的門生之一,此人不僅多才多藝,政事能力超強,而且還是一個勇猛善戰之人,曾親自衝鋒作戰,更是一個出了名的理財家,季氏田賦改革就是他主導的。

只不過歷史風雲,跌宕起伏,到了明代時期,也只有衍聖公孔家一脈活躍於政治舞臺,復聖顏回一家子也沒了多少動靜,其他七十一賢后人更不用說,隱於民間,銷聲匿跡。

“此人應授予官職!”

朱高熾清楚這些人對大明的重要性,若能光復孔子時代的輝煌,再出一個半個的聖賢人物,那整個大明朝都將光芒萬丈!

朱允熥贊同朱高熾的看法,只是有些為難地說道:“話雖如此,可我們現在是監生,不好進言啊。”

朱高熾走向門口,因為腿腳有些瘸,身體上的肉總是一顫一顫的:“走,去找祭酒。”

朱允熥連忙上前拉住,道:“眼下已是子時,祭酒早就歇息了。”

朱高熾拍了拍胸膛,一臉嚴肅地說道:“人才的事,豈能耽誤?眼下朝廷正是用人之時,你又不是不知,多少同窗尚未肄業,已被抽調至北直隸等地。若能早點傳召冉忠,豈不是多一份力量?”

朱允熥敬佩朱高熾,此人雖身材臃腫,腳力不便,但心懷仁善,以國事為大,只可惜,這樣的人才只能埋沒在國子監。

宗人府。

兩個侍衛再一次拖著朱有爋,然後一句話不說,丟在了庭院裡,如木頭一般,又站到了門口。

朱有爋喊道:“我要見皇上!”

侍衛不說話。

這位周王腦子拎不清楚,接連幾天擅闖皇宮,被朱允炆一氣之下,關在了宗人府裡面。按理說在這裡閉門思過也就是了,可這位藩王,著實精力充沛,以鬧騰就是半夜,這眼看著太陽都要出山了,他還沒個消停。

當侍衛的也是人,平日站崗還能偷偷眯會,養養神,現在倒好了,吵吵鬧鬧,沒個安生。

“早膳。”

一個宦官端著木託,之上只有一碗大米粥,一個饅頭,還有一根醃製發黑的黃瓜。

宗人府的伙食一向不好,畢竟這地方來的人不多,常住人也不多,皇室劃給的經費實在有限,哪怕你是王爺,也沒轍,好歹對付對付,餓不死就行。

朱有爋坐了起來,抓起饅頭就大口吃了起來,吞嚥幾口,又一股腦把米粥喝了個盡,對想要離開的宦官問道:“朝廷有什麼訊息,你若告訴本王,有你的好處。”

宦官見左右沒人,加上朱有爋畢竟是周王,考慮到瘦死的王爺也有錢,便低聲道:“朝鮮給皇上送了個美人,據說國色天香,許多大臣都看迷了眼……”

朱有爋打斷了宦官,道:“說其他事,比如刑部可有要案,安全域性可有動作?”

對於這點事朱有爋毫不在意,哪怕是朱允炆弄了一堆妃子也不關自己的事。

宦官苦著臉,低聲道:“王爺,這哪是小子能聽得到。”

朱有爋的目光便得冷厲起來。

宦官突然想起來什麼,低聲道:“前些日子白蓮教妖女被抓入京了,三千多人護送呢,可威風了。”

朱有爋知道這三千人護送了個寂寞,沫兒早就關在了安全域性裡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