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朱允炆的攙扶下,伊真兒站了起來,目光中有些酸楚,痛苦地說道:“那我來到這裡到底還有什麼用處?”

到頭來,自己只不過是一枚毫無價值的棋子。

朱允炆認真地回道:“在這裡,你可以見證大明的盛世,也可以見證大明與朝鮮的友誼。待朝鮮紛亂結束之後,大明會立即冊封。如此,你來這裡,也就有了意義。”

伊真兒詢問道:“誰會是朝鮮國王?”

朱允炆含笑道:“誰,還能有誰,李芳果會下臺,李芳幹會被流放,能坐在國王位置上的,只有李芳遠。這是一個厲害人物。若李芳果有自知之明,就應該主動退位,以保全性命。”

伊真兒沒有再說什麼,因為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人,看不清紛繁複雜的局勢。既然朱允炆如此肯定,那就暫且聽一聽吧。

“你閒著也是閒著,要不做點泡菜吧。”

朱允炆為了避免伊真兒胡思亂想,索性給她找點事做。

“我做泡菜?我不是你的……”

伊真兒無法相信。

朱允炆退後一步,道:“若你認為整日被人伺候著舒坦,那就隨你。若想要找點事做,就做一做泡菜吧。朝鮮能拿得出手的就三樣,泡菜算是其中之一。”

“那另外兩樣是?”

伊真兒好奇地問道。

“美女與野獸。”

朱允炆簡單粗暴地回道。

“啥?”

“呃,朕說的是美女與戰馬……”

“……”

現在的朝鮮可不是後世的棒槌國,剽竊偷盜成風,漢字都不認識幾個,就敢說是自家的。

此時的朝鮮是溫和、有教養的,雖然家族內部偶爾動動刀子,留點血什麼的,但對外確實是溫和的,泡菜做得味道也不錯,朱棣就特別喜歡吃朝鮮泡菜,現在府裡還養著好幾個火者。

美女就不需要說了,雖然人家現在還沒那麼多動刀子的臉,但純天然的美女還是不少,伊真兒不就是典型的例子。

不過,朱允炆最重要的還是朝鮮的戰馬。

說來令人難以相信,朝鮮戰馬的保有數量可是很多的,在大明極度缺馬的時候,不得不向朝鮮買馬,而是還不是小數目……

比如洪武十九年,老朱一看騎兵如此少,這還怎麼徵沙漠,買馬,必須買馬,朝鮮有,那就出價,緞一匹、布二匹,要馬五千。

朝鮮賣了。

話說不賣也不行啊,大明在遼東那麼厲害,萬一人家雄赳赳跨過鴨綠江……

老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,那是一個佔了便宜還想再佔便宜的傢伙。

上次在朝鮮買五千匹馬,花了五千匹綢,一萬匹布,這次乾脆就直接用棉布換吧,兩萬匹(還不到)棉布,一萬匹馬!

棉布能和綢比嗎?這不是欺負人。

可沒辦法,因為這已經是洪武二十四年了,捕魚兒海的血都乾透了,遼東一個個衛所出現了。朝鮮再不願意,也只能含淚交了戰馬。

現在老朱走了,李成桂也退休了,輪到朱允炆了,遵照老朱家的光榮傳統,如果自己不把低價買馬進行到底,老朱肯定會託夢罵自己敗家的。

朱允炆與伊真兒交談甚歡,從她口中得知,朝鮮不僅戰馬多,而且耕牛也多,別看朝鮮地盤不大,農田不多,竟然做到了幾乎家家戶戶有耕牛,而且還不止一頭!

這就有點讓人急眼了,憑什麼偉大的勤勞的大明百姓沒有那麼多耕牛,還需要把自己當牛使喚?

憑什麼耕牛生在朝鮮,不生在大明?

憑什麼朝鮮那點地盤還要耕牛,自己鋤兩下不就得了……

買!

戰馬要,耕牛也要。

遼東那麼好的黑土地如果不開墾出來,那才是真正的暴殄天物。

7017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