裴伯耆是失落的,雖然在大明京師不愁吃不愁穿,偶爾還能領幾個零花錢逛逛,但國已非國,家已無家,如何能歡愉起來?

胡氏篡位,大明遲遲不見動靜,自己屢屢請求,卻沒有得到回應,甚至連朱允炆的面都見不得。

日復一日,裴伯耆曾不止一次借酒消愁,逃避現實。

宿醉醒來,裴伯耆抬手扶了扶額頭,起身倒了一杯茶水,剛喝了一口,門外就傳來了聲音:“裴使臣,請即刻入宮面聖。”

裴伯耆渾身一震,腦子瞬間清醒過來,推開門看著會同館大使呂嵩,驚喜道:“當真?我這就去!”

呂嵩用袖子遮住鼻子,皺眉看著裴伯耆,道:“你這樣去,怕是連宮門都進不去,不能喝酒就不要喝,喝多了吐身上,這算什麼?”

裴伯耆低頭看了看身上,不由一陣反胃,連忙道歉,回到房間裡簡單清洗,換了衣服,這才出門。

“大使,代王府的那件事可有眉目了?”

裴伯耆問道。

呂嵩清楚,裴伯耆想要問的是代王府安南俘虜的事,廣西戡平胡杜大軍之後,一些俘虜被押到京師,自然少不了會進入王公大臣家中。

裴伯耆作為安南陳氏舊臣,心懷故土,悲憫同族,想要將這些俘虜拯救出來,可惜沒有人理他。對大明來說,裴伯耆就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人,別說是他,就是安南陳氏國王也沒幾個人在乎。

“戰俘作奴隸,這是朝廷規制,我也沒辦法啊。”

呂嵩很是為難,自己在這京師根本就算不得什麼官,怎麼可能為了裴伯耆跑到代王府,告訴朱桂,你把安南俘虜交給裴伯耆吧。

朱桂不放狗吃了自己,也會放安南奴隸打殘自己的。哪怕裴伯耆催促多次,呂嵩都沒敢去過。

裴伯耆暗暗咬牙,這些人根本不會幫助自己。

國弱時,人也卑微!

武英殿。

裴伯耆行禮之後,微微抬頭看向正在處理文書的朱允炆,這個年輕有為的帝王,是大明的主宰,而安南的命運,也將由他來決定。

朱允炆合上文書,對裴伯耆道:“朕記得你說過,胡季犛謀國篡位,屠盡陳氏之後,作為宗主國的大明,應為陳氏做主。”

裴伯耆重重點頭,眼含熱淚:“胡氏竊國,作為宗主國理應出兵,匡扶正統!舊臣裴伯耆代安南無數百姓,懇請天朝出兵!”

朱允炆示意裴伯耆起來,問道:“陳氏之中,可有一人名為陳天平的?”

裴伯耆驚喜莫名,看著朱允炆的神情頓時明白了什麼,連忙喊道:“有,有,陳天平乃是陳聖宗之孫,陳明宗之子,是前安南王孫無疑,不知他身在何處?”

陳天平還活著!

裴伯耆很是興奮,只要陳氏王孫來到大明,親自請求大明出兵,一定比自己更有希望,到時候重複陳氏,安南足定。

朱允炆走向裴伯耆,道:“廣西都司在山野中聽聞,滄瀾王國中有人自稱陳天平,是陳氏之後,朕已傳旨,命雲南都司派遣使臣至滄瀾王國,引陳天平至京師。”

裴伯耆激動不已,連忙謝恩。

朱允炆輕鬆一笑,道:“安南是大明屬國,出了如此驚天大事,大明焉能不管。只不過眼下你所言與胡氏所言不同,朕也無法決斷。若倉促起兵,證明事情有假,大明威信何在?大明想要出兵,必須有足夠的證據方可。”

裴伯耆擦過眼角

(本章未完,請翻頁)

的淚花,道:“聖明君主所慮周祥,外臣敬佩。只是心憂安南百姓,臣日夜難寐啊。”

朱允炆稱讚:“你是安南的忠臣,好好在京師等著吧,若無意外,明年初陳天平便會抵達京師,到時候與安南使臣對峙一二,坐實身份,大明方可施為。”

滄瀾王國距離大明京師遠的很,而且現在的陳天平還是一個半失蹤人口,順利的話算是跨國人口流動,不順利的話,還得搞個跨國偷渡,一兩個月也搞不定,何況還有路上時間。

裴伯耆也清楚事情急不得,見安南陳氏復國有望,定了定心神,道:“外臣有個不情之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