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朱有爋來京師是領賞的,那自己遠離他,不聞不問,保持距離,理所當然。可現在朱有爋怕是落了難,跑京師來請罪的,這種情況下若自己等人還保持距離,那天下人該怎麼議論?

薄涼?

殘酷無情?

大義滅親之後的大義滅親?

武英殿。

朱允炆處理好文書,看了一眼顧三審,問道:“周王走了嗎?”

顧三審通報:“不久之前內侍來說,周王還在午門外跪著,已有兩個時辰。”

朱允炆不想見朱有爋,安全域性已將他的所作所為彙報過來,他的目的是讓自己放了白蓮沫兒。

“讓他跪著吧。”

朱允炆吩咐內侍將奏摺送到通政司,然後走出了武英殿。

“白蓮沫兒到哪裡了?”

朱允炆問道。

“明日一早便會渡過長江,京師接應都已妥當。”

顧三審道。

開封安全域性押送白蓮沫兒並沒有追求時間,而是以穩妥為主。故而在時間上,稍慢於朱有爋。

朱允炆點了點頭,安排道:“一到京師,即刻刑訊,問出佛母身份、古今身份與白蓮教密謀。但要記住,人不能死。”

“遵旨。”

顧三審領命。

古代有的是刑罰藝術,比如割三千多刀人還活著的凌遲藝術。不讓人死,卻可以讓人體驗下生不如死的滋味。

午門外,朱有爋跪在大門前,看著宮門走出來的官員,哪怕是有人上前問話,也不作回應,只表明一個態度,自己來這裡,是來求見皇上的,與其他人無關。

話雖如此,可堂堂藩王跪在宮門外,官員怎麼揣測,百姓怎麼想?

事情鬧得滿城風雨,卻沒幾個人知曉朱有爋到底是來幹嘛的。

夜深了。

南京城終於從喧囂中安靜了下來。

朱有爋看著緊閉的宮門,一臉的堅毅與不可動搖,膝蓋有些疼,地很硬,不過這都不重要了,最重要的是自己一定要見到皇上,只有這樣,才能給沫兒一條生路!

可朱允炆不想見自己!

朱有爋心中有些發涼,但卻沒有任何其他辦法。因為自己出賣了父親朱橚,導致任何勳貴都不歡迎自己,根本就不會幫助自己。

再說了,這件事關係著白蓮教,沒有任何官員與勳貴願意與這件事扯上關係,哪怕是找他們,也只能吃閉門羹。

天地之大,貴為周王,卻只不過孤零零一人。

自己要賭的,只是朱允炆不是鐵石心腸之人。若自己賭輸了,那就跪死在這裡吧,不過是先沫兒一步,也好早點到奈何橋邊等她。

夜涼如水,朱有爋有些瑟瑟發抖,不是冷,而是傷勢發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