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零九章 千里奔赴,痴情人(三更)(第1/3頁)
章節報錯
朱允炆很期待鄭和這一次遠航,有自己提供的輿圖,只要不遭遇極端的海況,大明船隊一定可以抵達阿拉伯半島的。
沒時間繼續讓鄭和七下西洋了,這一次遠航,就把人才徹底鍛煉出來,美洲的玉米、土豆、馬鈴薯都在等著他去挖,來回跑西洋多沒意思……
不把高產量的農作物搞到手,人口大量增加就不可能,遭遇點水澇乾旱就餓殍滿地,這不是盛世大明的樣子。
不管付出多少代價,不管犧牲多少船,多少人,朱允炆一定要讓他們拿回來土豆和馬鈴薯。
風調雨順,麥子、稻穀一畝地產量多少?
三石,四百五十斤,破天荒,最多算四石,也不過六百斤。
可是土豆和馬鈴薯呢,一畝地產量可是三、四千斤啊,超出麥子、稻穀五六倍之多!
有了這兩樣東西,災荒之年也不至於餓死人啊。
在朱允炆看來,大明的根本問題,那就是填飽肚子的問題,一切為了有飯吃,吃好飯,多吃一頓飯。如果自己能做到絕大部分百姓一日三餐,那自己就是堯舜禹湯……
要知道此時的百姓,基本上都是“過午不食”,別相信“過午不食”是什麼養生,如果你找到大明百姓,讚歎人家過了中午不再吃飯,好注重養身,人家會拿著鐵鍬拍死你。
沒看都揭不開鍋了,哪裡有那麼多吃的,吃過午飯還想吃晚飯,沒有!
敢挖苦人家,不打你打誰。
誰家不願意吃三頓飯,關鍵是有得吃才行啊……
朱允炆正在暢想著牛肉燉土豆的美好生活,雙喜走了過來,道:“皇上,眼下就要到中秋佳節了,皇后差人來問,可需要宴請京師的幾位王妃。”
朱允炆一時沒反應過來,問道:“中秋節宴請她們作甚?各自陪著各家人,不是挺好。”
雙喜提醒道:“可是皇上,燕王在北平,遼王、珉王在太倉州,代王在山西啊……”
朱允炆明白過來,想了想,說道:“既是一家人,那就聚聚吧。對了,把前周王的朱馮氏、鄭國公的常馮氏,也一併邀請了吧。”
“啊?”
雙喜驚訝不已。
朱允炆擺了擺手,示意雙喜沒事別打擾自己胡思亂想。
雙喜連忙跑到後宮,將訊息告訴皇后馬恩慧。
馬恩慧聽聞之後,嘆息道:“皇上寬容大量,我等不能及。既如此,我親自去宗人府去請朱馮氏吧。”
“萬萬不可,那馮氏怎當得了皇后親請?”
雙喜連忙勸道。
馬恩慧起身,吩咐侍女隱秀準備鳳輦,對雙喜說道:“皇上的意思很清楚,前周王有罪,那是他的罪,不波及其他。再說了,宋國公馮勝當年南征北戰,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,眼下嫡親只留兩女在人間,能善一點,就善一點吧。”
馮勝是死的最冤的開國大將,別人死起碼還有個罪名,哪怕是莫須有,意欲之的罪名,可馮勝沒有罪名,是被朱元璋直接逼死的。
老一輩的恩怨,馬恩慧並不想再提,但作為這一輩,能消除一點怨恨,就消除一點吧。
宗人府。
前周王馮妃正在紡織,身旁還有倪妙定、楊妙秀、穆妙福三位次妃,一旁還有晾曬的羊毛。朱有燉、朱有烜、朱有爝等人正在裡間讀書。
不讀書也沒事做,雖然朱允炆沒有因為朱橚的事牽連他們全家,但畢竟還是“囚禁”了他們,只允許在宗人府內活動。
門外傳來了動靜,馮氏連看
(本章未完,請翻頁)
都沒看,不是奚落自己的官員,就是嘲諷自家的宦官、宮女,已經習慣了。
咣噹。
木瓢掉在了地上,一瓢水撒開來。
馮氏微微皺了皺眉頭,對穆妙福道:“繼續幹我們的活,爭取今年入冬前,能換點木炭,孩子還小,可經不得凍。”
穆妙福腿有些哆嗦,連忙跪了下來,倪妙定、楊妙秀也看清來人,連忙跪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