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子監要發獎學金(第2/3頁)
章節報錯
戴原禮雖然死了,但他的精神還會一直留在國子監,他的雕像也將矗立在國子監,為一代又一代的監生所瞻仰。
數千人監生送殯,這種排場足以撼動人心。
若是自己老去時,也能擁有如此待遇,那將是含笑而去。
“請王仲光先生留教國子監。”
楊士奇深深施禮。
國子監一眾官員、一眾監生,紛紛喊道:“請王仲光先生留教國子監。”
聲震長空。
王賓被觸動了,面對如此盛情,如何能推卻?
朱允炆對王賓微微點了點頭,道:“先生想要蘇州百姓無病痛,自是可貴,但不妨放大胸懷,以天下蒼生無病痛為志向,優育人才,桃李天下。朕希望大明的百姓,生病皆可有良醫!”
王賓徹底被說服了,終點了點頭,道:“皇上與諸位如此看得起老朽,若再推辭就顯得有些不近人情。既如此,那我就留在國子監吧,不過……”
“太好了!”
楊士奇、匡愚等人驚喜不已。
戴原禮的離開是醫學院的巨大損失,而王賓的加入,則給醫學院注入了新的力量。而王賓的親傳弟子盛寅也是極出色的醫學人才,且正是壯年時期。
朱允炆看著連連推辭院長的王賓,走到楊士奇、李志剛身旁,問道:“戴院使的喪事你們辦得很好,朕很欣慰,對於真正的人才,莫要拘泥於框架,朕有個提議。”
楊士奇見得到朱允炆的肯定,心安不少,道;“請皇上示下。”
朱允炆指了指國子監北面的雞籠山,嘴角微動:“在雞籠山上開出一些庭院來,安排這些教導住進去吧,至少也省了來回奔波。”
楊士奇連連點頭,國子監的這些院長、教導,大部分都是租住在京師,並沒有分配房屋,像是戴院使,乾脆就住在了國子監裡面,拿書房當臥室了。
若是朝廷能就近安排住所,倒也省了不少事。
“這一點交給我來做吧。”
姚廣孝一臉慈悲,主動承攬。
朱允炆點了點頭,道:“若不讓你做,也不會讓你聽到……”
姚廣孝頓時苦笑起來。
不過這件事對於姚廣孝而言並不算什麼難事,眼下大報恩寺的地基工程、清理工程、規劃工程已基本完成,後續便會轉入正式營造階段,而營造階段所需要的民工相對要少一些,手中握著那麼多民工,正愁沒地
(本章未完,請翻頁)
方安排,現在好了,國子監要造房子,正好接上。
“為鼓勵監生進修,朕想要在每年中,於自各學院中選出最優三人,其中一人獲大明獎學金,一人獲國子監獎學金,一名獲所在院獎學金,分別為五百兩,三百兩,一百兩。你們意下如何?”
朱允炆詢問道。
楊士奇、李志剛激動不已,雖說監生學習的都是聖人之言,但畢竟不是仙人,還是需要吃飯娶老婆的,手裡沒錢也總不是個辦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