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七十八章 青州白蓮教起義(第1/3頁)
章節報錯
山東。
幾股煙塵撲至青州城外,耿炳文率一萬三千軍士,分三路圍住了青州城。雖然齊王帶兵南下,但畢竟青州城還在齊王手中。
耿炳文知曉齊王早年間從軍作戰,頗有戰力,想他經營青州城多年,想來拿下青州並不容易,故調動精銳,整頓齊備,才發動大軍抵達青州城。
安全域性鎮撫司湯不平就在軍中,見耿炳文安排妥當,便拿出單筒望遠鏡看向青州城的城牆,對耿炳文說道:“齊王南下,想來是精銳盡出。這青州城牆之上,軍士寥寥,不似有重兵把守,耿都司不妨發動大軍,試探一下。”
耿炳文冷冷地看了一眼湯不平,不屑一顧地說道:“湯不平你記住了,你只是安全域性的鎮撫司,不是軍中參將、裨將!如何行軍打仗,如何攻城拔寨,與安全域性沒有關係,只與我與眾將有關!”
湯不平面色陰沉,沒想到這個耿炳文脾氣這麼大。
想想也是,洪武初期的名將基本上都死絕了,那麼多公爵、侯爵都風吹雨打而去,這位長興侯還奮鬥在一線,也是夠資格囂張。
大佬死絕了,耿炳文就成了大佬。
自負心高的耿炳文下了軍令:“圍而不打,靜候虛實。”
湯不平氣得直跺腳,圍而不打沒問題,但是你現在是“圍三闕一”,不是四個城門都給堵了啊,萬一有殘兵跑路出城,豈不是連累更多百姓?
耿炳文不這樣認為,兵法有云,圍城必闕,總要給人家一點盼頭,不能讓他們陷入絕境,這樣打起來,他們也不至於死戰不退,打到不要命的地步。
有活下去的希望,他們就無法置之死地。
再說了,城中什麼情況誰都不知道,這若是冒然進攻,遭遇滾木雷石弓弩,損失不小,豈不是有損自己的威名?
正所謂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,總需要派人調查下虛實吧。
湯不平那個渾小子,就知道猛打猛衝,要不是朱允炆抬舉,他估計還是個大頭兵,現在敢在自己面前大放厥詞,摘掉安全域性的腰牌,自己就敢砍掉他的腦袋!
湯不平終沒有爭執,耿炳文不是一個衝鋒陷陣型的將領,而是一個防禦型的將領,他善於穩紮穩打,讓他一到地方就衝鋒,如常遇春、李文忠那樣鋒芒畢露,是不太可能的。
而且安全域性確實沒有左右都司、將領行動的權利,湯不平之所以待在軍營裡,是為了好給朱允炆寫奏報,將軍中情報、作戰過程等傳至京師。
“既然都司想要虛實,那就由安全域性負責吧。”
湯不平主動請令。
這一次耿炳文沒有反對,安全域性就是專門負責刺探情報,打聽訊息的人,他們是這方面的行家裡手,用他們,可比動用自己的軍士好一些。
哪怕是安全域性提供了錯誤情報,導致作戰出現折損,事後也可以將責任推卸給安全域性。
有人主動跳出來背鍋,耿炳文沒有道理不點頭。
湯不平之所以如此自信,並不是沒事找事,而是因為早在兩天前,安全域性千戶龐煥就帶人潛入青州城。湯不平相信龐煥的手段,相信他可以拿到最詳盡的情報。
青州城內。
齊王的離開,三護衛與一批民工的離開,並沒有影響齊王府的修建,他們甚至都不知曉齊王已經造反。在那些與平日裡差不多的護衛看管下,數萬民工如往常一樣,各自負責著自己的活計。
宋正臣正在推一塊巨大的條石,條石之下是一根根橫木,幾人推動,條石便順著橫木緩緩向前。
劉監工走了過來,喊了一嗓子:“宋正臣!”
宋正臣直起腰,捶打了下痠疼的後背,朝著衝自己招手的劉監工走了過來,問道:“何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