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了人家的錢,為人家賣命,這是一筆“等值”交易。

胡忻做得很成功,雖然姚善治理蘇州卓有成效,但隱藏在不起眼位置的胡忻,卻借新商之策的機會,將原本暗中的交易轉入明面上,不再直接給人送錢,以免被暴露,而是胡氏糧行去其他店鋪購置貨物,以“購買”的方式拉人下水。

比如知府經歷官的遠房親戚開了一家陶瓷店,最差的陶瓷幾文錢,胡氏糧行非說這陶瓷是寶貝,拿出幾十兩、幾百兩買下來。

隱晦的交易看似沒有破綻,天衣無縫,但胡忻忘記了,雁過雖然無痕,但人過總還是有腳印或手印的,賬本想要在一處造假容易,但想要在所有地方造假,那就太難了。

王康御史又是偏執的性格,直接將蘇州府所有縣的賬冊都給查了一個遍,然後拿回來給知府衙門的一核對,真相就出來了。

只不過王康低估了胡忻的手段與能量,在他找出真相的那一天,也是宣告他生命結束的那一天。

胡忻最初並不想要殺掉王康,而是將他關在了地牢裡,希望讓他認清形勢與自己合作,可此人不僅不合作,還破口大罵,發誓要將胡忻告到朝廷。

事情到了這個地步,胡忻自然不可能留他,於是才有了王康之死,偽造現場等事。

周登之所以知曉這些,只是因王康預料到了結果,將一些事透漏給了周登,希望他能在自己死後,在朝廷派官員調查的時候說出真相。

朱允炆看過文書後,臉色十分陰沉,恨不得將胡忻抓起來馬上砍頭了事,但只憑著周登的證詞,還不足以治罪胡忻,必須有真憑實據,也就是找到胡忻貪汙的賬冊。

“不好!”

朱允炆連忙起身,對叢佩兒喊道:“馬上告訴孫棟,命鄭治搜尋府衙賬冊……”

一陣陣雜亂的聲音傳入到院子裡,孫棟匆匆走了過來,道:“爺,事情有變,府衙失火了。”

朱允炆握緊拳頭,喊道:“讓鄭治務必找到賬冊!”

意外失火是不可能的,這是大白天,而且昨晚上下那麼大的雨,房屋潮溼,很難燒起來,除非有人故意點火!

看來周登被安全域性帶走的訊息,還是讓胡忻有所警惕,先一步毀掉證據。

寧妃看著不安的朱允炆,只用一句話便讓朱允炆安靜下來:“賬冊又不是隻有一本,燒了又如何……”

朱允炆看著寧妃,笑了。

沒錯,賬冊又不是隻有一本,在後湖的黃冊庫裡面還有一本,只要拿出來作個對照,他胡忻就是有十張嘴也說不清楚。

這也就是欺負地方官員沒許可權進入黃冊庫,畢竟那是朝廷重地,現在又成為二炮局與黃冊庫,想要進入其中,沒有戶部許可,亦或是沒有皇上許可,沒有專用的通行腰牌,就是姚善親自去了京師也進不去。

但黃冊庫在京師,這裡是蘇州,想要取來賬冊,總要耗費一些時日,太過麻煩。

朱允炆不著急了,安穩地吃過午膳,在暑氣消了些許之後,才帶著寧妃等人出了醫館後院,繼續訪察蘇州民情。

無論胡忻如何貪汙,蘇州整體上的繁榮並不是虛假的,新商之策也好,一條鞭法也好,在這裡都得到了良好的執行,說民安其土,商安其業,一點都不為過。

朱允炆走出蘇州城,與農夫、匠人、商人、學子、老嫗、老叟談論著,感知著,思考著。

不可否認,和平締造了眼下的繁華。

若國家天天打仗,窮兵黷武,百姓必無法安穩生存。

上兩代人經過數十年的戰爭,給朱允炆留下了一個安定與穩定的帝國。民生凋敝已然成為過去,這一片土地又開始煥發生機。

辛勤而善良的中華兒女,就這樣堅強地奮鬥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