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零八章 不懂裝懂,彼其娘之(第2/3頁)
章節報錯
還有,這是大河,總不能在春冬時期成小河溝吧?
水源問題還是必須得到解決才行。
而宋禮與工部官員、匠人與白英等商討之後,決定將沿途湖水利用起來,以解決枯水季節水量過低的問題。
孔訥不甚瞭解,只見湖邊有不少百姓、匠人在忙碌,無一例外,全部都在抬木頭。
“他們這是做什麼?”
孔訥皺眉。
挖河挖河,你們砍什麼木頭,難道不應該直接跳到水溝裡,將土挖出去,挖深一點,寬一點,這不就妥了?
因為宋禮去了汾上,藺芳便充當了孔訥的解說官,見他如此問,便說道:“衍聖公,這裡的匠人與百姓負責的是馬踏湖水櫃……”
“等等,何為水櫃?”
孔訥有些不解。
藺芳有些鬱悶,感情這位孔夫子的後人,就是一位純書生,書讀了一大堆,學問有了,卻沒有半點生活常識。
但人家畢竟是公爵,還得小心伺候。
“所謂水櫃,與書櫃相似,不過是以水為書,貯存水源,春冬降雨較少,河流水深不足時,可藉助這些水櫃來加以調節。”
藺芳說得很清楚。
古人的水櫃,其實就是後世的水庫,這一座馬踏湖,雖然比不上三峽,但收集與調節水流的作用是相同的。
孔訥聽懂了,但指著遠處抬著大木頭的百姓,問道:“水櫃就水櫃,抬木頭作甚?”
藺芳抬頭看去,近三千匠人與民工組成的隊伍,不斷從遠處的樹林裡搬運原木,每一根木頭的長都達兩丈有餘,粗有一尺餘。
“水櫃能否調節,需要一個閘門,而這些木頭,是用來修築閘門的。”
藺芳感嘆道。
孔訥更是疑惑,不太信任地看了看藺芳,嚴肅地說道:“航閘我也曾見過,可是由千斤石構築而成,不見木頭。這裡匠人為何人,誰負責此地,竟胡亂作為,耽誤朝廷大事,當追其責,問其罪!”
藺芳無語,你一個書呆子懂什麼啊。
你以為修個閘門是就只是弄個大石頭壘上就完了?
不懂不要緊,你也別裝懂啊。
裝懂你點點頭也沒人拆穿你,但別瞎指揮啊。
“使不得,衍聖公,這其中是有緣由的。”
藺芳連忙阻攔。
孔訥冷哼一聲,道:“什麼緣由也抵不上珍惜民力重要!”
藺芳還沒有來得及勸,孔訥便甩袖大踏步走了過去,對站在高處吆喝的兩人喊道:“這裡由誰負責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