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三審、薛夏將審訊結果告訴朱允炆,顧三審更是急切地說道:“臣請皇上當機立斷,下旨捉拿尚服局女官。”

“尚服局?”

朱允炆有些意外。

洪武五年,朱元璋仿照唐宋舊制在內廷設定了六尚局,確定了大明女官制度。雖然在之後,女官品秩不斷變化,但大致職能並沒有改變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大明女官並不是“一入侯門深似海,從此蕭郎是路人”,按照《明史·女官》記載,女官任職五六年之後,可“歸其父母,聽宜婚嫁”,上了年紀的,也會放出宮去。

也就是說,這是一份合同工,幹幾年可以回家,婚嫁那是家裡的事。

尚服局屬於後宮六局之一,其管轄權說到底並不是歸朱允炆所有,而是皇后馬恩慧下面的機構。

這是個分工問題。

這些人相對二十四監的宦官,她們更有機會接觸太后、朱允炆、皇后與妃嬪。

“尚服局女官這個範圍可有些大,可以查出是哪位女官嗎?”

朱允炆有些為難。

尚服局不止一個女官,有兩個尚服,下面還有司寶、司衣、司飾、司仗四個司,每個司少則四人,多則八人。

這些人負責後宮服飾、生活用品的採供,保管宮廷內的圖籍、符契等,如果一股腦全部抓走了,這後宮就缺失了一環。

神宮監沒了,頂多幾天不給老朱掃墓,找人代替容易,可這尚服局一下子沒了,不是馬上就能找人代替得了的。

最讓人頭疼的事,這事出在後宮,怕繞不過馬恩慧,讓她知道這些事,不知道會多自責,估計多少天都睡不了一個安穩覺。

顧三審也沒辦法,能查出是尚服局已經是把人打殘的結果了,既然人家交代了,自然不會藏著掖著說一半話,能知道是尚服局的人,這都是尾隨的結果,天黑光線不好又是黑袍,誰知道長相如何。

朱允炆陷入沉默。

問題是要處理,但能不能繞過馬恩慧是個問題。有些煩憂,朱允炆並不想讓自己的女人來承擔。

“從尚服查起吧,明日她們會出宮採買,由你們來問出訊息,能不動刑就不動刑。另外,如此行事……”

朱允炆下定決心。

顧三審有些擔憂,道:“皇上,多讓其存在於宮中一日,危險必多一分。神宮監出了問題,訊息怕封鎖不了太久,一旦對方得到訊息,很可能會鋌而走險……”

朱允炆輕鬆地笑了笑,說道:“無妨,明日與後日,朕帶太后、皇后等人去後湖散散心。”

顧三審這才明白朱允炆的用意。

朱允炆安排內侍給馬恩慧通告下並無大事,便留在武英殿處理奏摺,因“教材之爭”引發的朝堂攻訐已經越發白熱化,每天吵吵嚷嚷,口誅筆伐。

但透過紛雜的亂象去看問題的本質,其實是兩股勢力的第一次爆發。

朱允炆藉助太祖朱元璋的餘威,以雷霆之勢,強硬推行了一條鞭法、新軍之策、遏田產兼併國策、新商之策,還動了士人階層的免稅田。

他們的利益受到了嚴重的損害,可這些人並沒有站起來反抗,原因很簡單,他們不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