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順並沒有說話,自己雖然是店頭的里長,但郭淮、郭山可是自己的長輩。

郭淮讀過幾年書,為人也算聰慧,只簡單思考了下,就點頭道:“那楊大人所言並非妄語,這些年來,我們郭家手裡的土地是越來越多,可其他百姓家手裡的土地越來越少,一些農戶成了我們的佃戶,依附於郭家。”

“去年,朝廷頒行了一條鞭法,並嚴查田產來源,若不是我們花了大價錢去打點,手中的田產怕會減少八成。現在朝廷派來了巡撫,他一心用在移民之事上,沒有注意一條鞭法推行問題,可這畢竟是個隱患。”

“依我說,最好還是配合朝廷,主動勸說一些佃戶移民,這樣即可消除隱患,也可顯示我們對朝廷的赤子之心。還有一些窮困戶,也可說服他們去移民。”

郭山贊同道:“大哥說得有理,既然朝廷沒有具體名額,又不強制,那我們就看看誰家揭不開鍋,將他們趕出去。”

郭有福聽著兩人的話,也覺得有理,看向郭順,問道:“你如何看?”

郭順猶豫了下,說出了令三人瞠目結舌的話:“朝廷要移民,我們怎麼都要響應。只不過大伯二伯,太爺,我們真的要遷移窮困百姓嗎?依我看,要遷移,就遷移走那些手裡有土地的百姓!”

“什麼?”

郭有福瞪大眼,不明所以。

郭淮眼珠一轉,頓時明白過來,雙手一合:“妙哉,妙哉!要遷移,就遷移有土地的百姓,這是對的!”

郭有福終轉過彎來。

窮困百姓在這店頭什麼都沒有,只能依附於大戶,成為大戶的附庸,大戶想拿捏他們,盤削他們,他們無話可說。

可有土地的百姓,那想欺負人家也未必搭理自己。

不靠大戶的田吃飯,不靠大戶的井喝水,不欠大戶一文錢,想讓他們服服帖帖是不太可能的。

可若是讓這些有田地的百姓遷移出去,那將是郭家的機會。

須知,遷移的主體是人,是家當物件,田地可帶不走……既然人要走了,田地自然也就只能處理掉了,郭家可以藉此機會,擴張田產。

“可是孩子,有地的農戶誰願意遷移?”

郭有福提出了一個現實的問題。

郭順握了握拳頭,咬牙道:“朝廷雖不強制移民,可我們可以強制移民,為了帶動這些人家移民,我們甚至可以帶頭!如果我們大戶都出頭,尋常農戶不跟的話,豈不是不配合朝廷,對於不配合朝廷的,店頭沒有他們的立身之地!”

郭有福深吸了一口氣,這個傢伙好狠的心,為了宰別人,先給自己一刀。

不過,給自己的一刀輕重有度,只流血絕不會傷筋動骨,但給別人的一刀,就只能往死裡盤算了。

郭家倒還真有一脈混得不咋滴,讓他們離開店頭,想來也沒人會說什麼。至於李家、劉家與寧家,也不是不可以爭取的。

有共同的利益,那什麼事都好辦。

“這種事,務必保密。”

郭有福嚴肅地說道。

這是提醒,也是點頭。

太原布政使衙門內,茹瑺翻閱著各地文書,大都沒有什麼好訊息,各地移民都有很大阻力,非強制的遷移需要很大的勇氣與決心,需要很高的覺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