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攝政,二選一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急報!
湖廣土司叛亂,殺盧溪知縣,掠百姓五千!
急報!
江西上猶百姓造反,糾集叛軍合四千餘,威脅贛州府。
急報!
寧波外海發現倭寇。
急報!
長江口現長鬚鯨,長三丈三,揹負「聖」字紋,擱淺中哀鳴死去!
急報!
安慶府爆發瘟疫,天花奪命。
急報!
淮安衛軍士一夜之間消失不見,不知蹤跡,衛營一切如故,粥米尚在,衣物尚存,已如鬼域。
一封封文書遞送京師。
解縉、楊士奇頭疼不已,六部尚書更是憂愁,五軍都督府梅殷、水師都督府李堅也不知所措,許多事能辦,但沒有旨意,沒有皇上許可,辦不了。
比如地方叛亂,地方都司可以平叛,可問題是這些叛軍遊走在邊界之上,需要另一都司配合,若沒有皇帝旨意,都司軍隊不可以隨意越界。
還有水師調動,大臣外派,瘟疫應對,人手物資排程等,需要有人發話才能辦事。規矩與章程很重要,誰破壞規矩,誰壞了章法,那是要付出代價的。
內閣大臣誰都不敢代行皇權,這東西摸著爽,用著爽,可摸完了、用完了,可是要全家爽歪歪的。
可如今緊急情況太多,始終沒一個人站出來主持大局,這朝廷還要不要運轉了?
那些藩王,一個個都沒個擔當,虧了是太祖的種!
一群大臣圍在內閣之中,便在此時,眾人分開一條路來,一個滿頭白髮、蒼蒼老矣的人拄著柺杖緩緩走了過來,工部侍郎黃福在一旁攙扶。
「老尚書。」
解縉、楊士奇等人一看,竟是久不出家門的工部老尚書鄭賜。
鄭賜看著行禮的眾人,頓了頓柺杖,呵呵冷笑兩聲:「怎麼,我聽說有人要另選攝政王,取建文皇帝而代之?解縉,是你出的主意,楊士奇,你也有份?」
解縉、楊士奇愣了下,面露難色。
楊士奇解釋道:「老尚書,朝廷內憂外患,總需要一人站出來主持局勢,我等只是為朝廷,為大明著想……」
鄭賜走向楊士奇,伸出蒼老的手,猛地打了過去。
啪!
鄭賜氣喘吁吁,看著不躲不避的楊士奇,沉聲喊道:「皇上對你等是何等器重,何等信任,你們竟敢擅行謀逆之事!我看你楊士奇當真是糊塗!」
楊士奇悲傷地看著鄭賜:「老尚書,我楊士奇做事問心無愧啊,你看看桌案之上積累如山的文書,這裡既有地方急報,也有前線八百里加急,地方不穩,前線將士在拼命,萬千事都決於皇上,可眼下皇上不在,太子不在,這江山誰來做主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