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國祚永延(大結局)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段雲嘆道:「老了,陌刀揮舞不動了,與其留在京軍裡丟人,還不如在太上皇這裡提提魚簍。」
譚淵是個直腸子:「咱過來,就是想跟著太上皇,沒其他心思。」
朱允炆起身,走了兩步,回過身看著這群人,笑道:「一朝天子一朝臣,罷了,既然你們想跟我這個老頭子去釣魚,過過清閒日子,那就出海吧。鄭和,揚帆!」
「揚帆!」
鄭和聲若洪鐘。
船帆象徵性地升起,汽鳴聲連成一串,寶船在一群鐵船眾星拱月之下,駛入大海。
十日後。
船隊抵達釣魚臺島,朱允炆從北面地勢相對平坦的地方登陸,站在釣魚臺島的高處,朱允炆下令:「在這一座島上,雕下大明的文字,立下大明的碑,另外告訴東南水師,此處安排駐軍,永久駐軍!」
李堅有些不理解:「太上皇,這裡算不得什麼戰略要地,也無常住民……」
朱允炆擺了擺手,肅然道:「駐軍並非一定是戰略要地,而是要告訴世人,包括後世人,釣魚臺這裡歸屬大明,無可爭議,誰都別想覬覦!」
李堅點了點頭,記錄下來。
登船。
鄭和詢問:「我們下一站去哪裡?」
朱允炆看向茫茫大海,笑道:「哪裡?自然是臺灣島,朕在那裡的行宮修好多年,也該去住一住了。有生之年,不踏上那一片土地,朕心不安……」
「轉舵,朝著臺北行宮前進!」
「要不,先去基隆釣個魚?」
「朝著基隆前進!」
朱允炆終於踏上了臺灣這一片土地,牽著馬恩慧的手,看著茫茫大海,輕聲道:「這就是朕魂牽夢縈的地方。」
馬恩慧不理解朱允炆,臺灣以前叫小琉球島,被大明佔領有些年了,不知朱允炆為何對這裡如此惦記。
朱允炆坐在沙灘上,享受著暖風,聽著海浪的聲音,輕聲道:「它在朕心中,就是一個調皮離家出走的孩子。當爹的不打一頓,它不會回家……不過話說回來,它不曾離開過……」
——
全書完!
「當打下「大結局」的時候,驚雪很有一種不捨。
對待歷史,我心懷虔誠與敬畏,對待先輩,我心懷感激與紀念。
所以在寫作《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》的時候,驚雪儘量尊重歷史,不毫無邏輯地超越時代本身,竭盡全力在歷史的基石之上,雕刻我心中的大明,刻畫我心中的大明夢。
這本書並不完美,甚至可以說還有不少遺憾。
因為是第一次涉足歷史題材,哪怕自己是個歷史迷,翻閱過不少歷史典籍,找了不少歷史材料,可依舊有不足,一些稱謂,一些禮儀,一些制度,一些細節,尚不夠好。
但無論如何,這對於驚雪來說,這本書最彌足珍貴的地方,是你們,每一個陪伴了我兩年多的讀者。
感激每一位讀者,感激每一筆打賞,感激每一次提議,感激每一個圖紙,感激每一條評論,感激每一天的陪伴、催更。
願以我筆書大明,寫盡蒼生,千面悲喜。
願以我心照日月,譜出風物,萬里山河。
朱允炆的故事結束了,但《大明:寒門輔臣》顧正臣的故事已是開始,鋪開了洪武朝的風風雨雨。願每一位讀者朋友們,可以繼續支援驚雪的新書《大明:寒門輔臣》,讓大明的故事,越走越遠,謝謝你們。」
 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