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亞歷山大產業的崩潰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大明運來了大量糧食,以大明皇帝的名義,運到了蘇伊士運河的工地上,一個個糧食袋子上都印著大明的日月旗,寫著一句「大明在東方,大明在心中
」的話。
海量糧食的到來,加上朱權與馬穆魯克商議之後,決定修改苛刻的安排,決定將所有人分為兩班倒,一個班做工五個時辰即可休息。
糧食保障吃飯,餓不死人。
兩班倒保障休息,累不死人。
這些舉措極大消除了百姓的不滿,減緩了矛盾,讓此起彼伏的造反之事終於有所控制。
無數的馬穆魯克人開始談論起大明,談論起東方,他們開始嚮往大明,渴望大明,甚至有人簡單地將大明等同於不會餓肚子的聖地。大明在這裡沒有根,卻憑藉著這一種手段,強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,收攏了數十萬百姓的人心。
在認識到這一點之後,朱權再次給朱允炆寫信,希望朝廷繼續提供糧食,並運輸一批大明的書籍過來,以同化這批苦難的百姓。.c0
朱權希望擴大大明在馬穆魯克潛移默化的影響力,讓大明成為水深火熱之下百姓的救世主。
寒風送走建文十五年,建文十六年的鐘聲敲響。
這個元旦,很是特殊。
因為滿朝文武不僅要參加大朝會,還要參加東宮太子朱文奎的大婚之禮。
朱文奎的太子妃所有人都知道,沒有任何懸念,那就是一直陪伴在朱文奎身邊,算得上青梅竹馬的韓夏雨。
呂太后、馬皇后、朱允炆都很喜歡韓夏雨,品性純良,為人機敏,善學善思,加上與朱文奎一起多年,經歷過的事也多,感情深厚。
這一年,朱文奎十八歲。
大明王朝繼續著自己的節奏不斷進步。
在建文十六年的二月份,跨越五百里的電報線路鋪設完成。
摩斯碼終於還是被研究了出來,雖然與後世的摩斯碼不同,但都是以長短停頓來代表不同字母,被國子監命名為卦符。
四月份時,多頭並進,北京至金陵的路線鋪設成功,朱允炆在武英殿,搖動了第一次傳遞給金陵的電波,並使用卦符,傳送了第一封真正意義上的電報:
生於大明,何其幸哉。
長於大明,何其幸哉!
大明子民,當有為於當世,留名於千古!
大明江山,當屹立於寰宇,鑄不朽豐碑!
當金陵將電報的內容完美解讀出來並送回北京時,一個全新的時代終於到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