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穆罕穆德使臣的心思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穆罕穆德想要重現奧斯曼帝國的榮光。
只不過兄弟這就要收拾完了,可帖木兒國又緩過氣了,哈里想要收拾這些被爺爺打服了如今又不服的傢伙了……
想來穆罕穆德從失敗中看到了一點:大明在支援哈里,在給哈里輸送火器。以穆罕穆德的聰明,他肯定知道哈里背靠大明,奧斯曼帝國是沒希望的,這才想了個辦法,派來使臣接洽。
大亞並不是送祝福的,拿出了真正具有說服力的條件:“若大明願意與穆罕穆德聯手,以裡海至波斯灣南北一線為準,以東帖木兒國歸大明,以西歸奧斯曼國。我們願協助大明,瓜分帖木兒國!”
朱權笑了:“如此說來,你們倒是拿出了誠意。”
大亞重重點頭:“不僅如此,在帖木兒國覆滅之後,我們還會協助大明開拓絲綢之路,願協助大明通聯西方諸國,讓更多的人進入大明,見識大明的強大與偉大。”
朱權確實有些心動。
扶持帖木兒國,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麼?
朱允炆的心思不好猜,但也不難猜,他哪怕是不求佔領帖木兒國的領土,至少也會採取一切手段確保帖木兒國聽話,以確保大明西疆擁有一塊大的屏障或戰略緩衝區。
既然如此,扶持穆罕穆德未必不能覆滅哈里,只要大明願意提供新的火器給穆罕穆德,哈里一定會失敗。
只是——
朱權再三考慮之後,決定拒絕大亞,拒絕穆罕穆德。
大明援助帖木兒國,是因為大明可以控制帖木兒國,無論哈里如何強大,撒馬爾罕都在平原之上,距離大明西疆很近,在大明完全控制西疆行省與西藏行省的情況下,攻下撒馬爾罕根本就不需要半個月。
可若是扶持中亞的穆罕穆德,那就不好說了,養大一點,兇猛一點,會咬人了,說不得就不認可大明。
那樣一來,豈不就成了一邊給人家好處,人家承諾一定登場,到最後等急眼了,人家也不登場,說我檢查沒病但我身體感覺自己有病,不能配合大明發起兩路攻擊,所以好處我收了,錢我拿了,那什麼,以後我們再合作,我很樂意下次有機會與大明進行一次雙線合擊……
到那個時候,丟的可是大明的臉面。
再說了,穆罕穆德連兄弟都能弄死,還在兄弟鬥爭中笑到最後,這種人物是有野心的,不太可能長久屈膝,現在所有的卑微,不過是求活與爭取時間的手段罷了。
所以,大明不能與穆罕穆德合作,這個傢伙只能去死。
於是,朱權告訴了大亞:“大明無意干涉你們與帖木兒國的戰爭,若你們想要與大明通好,只能派使臣前往大明,經大明皇帝恩准之後,方可通好。我雖是大明親王,可無結交外國王室之權。”
大亞著急起來:“尊敬的親王,接納奧斯曼對大明來說是有利的,我們比帖木兒國更適合當朋友。”
朱權哈哈一笑:“既然你們將大明當朋友,那為何不去先見一見大明皇帝?去大明的路可不只一條。只要大明皇帝點頭,一切都好說。”
大亞總算明白過來,大明親王不願轉達,最後只好黯然退去。
可當離開大明人的視野,大亞就仰天大笑起來。
什麼大明不大明,自己這次過來,為的就是看看大明水師在紅海的力量,看看大明水師是不是有能力介入戰爭,若大明水師成了戰場奇兵,突然出現在穆罕穆德與哈里決戰的大後方,那必死無疑。
不過現在看來,大明水師在這裡的人手並不多,頂破天三千餘人,而大明的親王也沒有介入戰爭的準備。
其實,這樣就夠了。
就在朱權寫文書講述這一次會面時,威尼斯共和國開始了新一輪總督選舉,而選舉中最令人矚目的人物,赫然是航海貿易的大船長亞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