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五皇子朱文垔,西土垔(第2/3頁)
章節報錯
朱文垣皺了皺眉頭,問道:「你們科舉之後,就沒想過去國子監進修,聽父皇說,當年很多舉人、進士並沒有直接接受朝廷給予的官職,而是選擇去國子監進修幾年。」
司馬安臉色有些難看,連忙說:「我等想早一日為朝廷效力。」
郭令寺點頭附和:「去國子監進修,少則三年,多則六年,我等想著,花這些年月,還不如為百姓多做點事,為陛下為朝廷效力。」
話雖說得好聽,可司馬安、郭令寺卻很是不安。
洪武時期,科舉出身那是相當有地位,傳臚
唱名,駿馬高騎,那個榮耀,那個風光。哪怕是建文初年,科舉出身也是極有地位。
可隨著國子監異軍突起,國子監結業的監生無論在政務能力上,還是治理地方能力上都「吊打」了科舉出身官吏,一年被吊打還能自我安慰,可一連被吊打了七八年,科舉出身已經被碾碎,沒有誰會自豪地說自己是某年科舉進士、舉人,更多的人會喊出「我是建文某年國子監結業監生」。
科舉,事實上已經衰落到站不起來的地步,國子監引領了學問潮流不說,還成為了官員輸出之地,每年朝廷都會從國子監抽出一批人充任官員,而那些沒有被授予官職卻結業的監生,也會被商人當香餑餑搶走,甚至還有送女兒拉攏的。.Ь.
正因為這樣,許多科舉出身的官吏,不得不選擇暫時退出朝堂,先進入國子監進修幾年,結業之後再出來當官。
司馬安、郭令寺一直不屑於去國子監,可現在從二皇子的態度來看,不是國子監出身,連投效的資格都沒有……
朱文垣寒暄幾句,將司馬安、郭令寺送了出去。
確實,連國子監都沒進去的人,自己要來幹嘛?
要學問沒學問,要見識沒見識,要視野沒視野,要辦法沒辦法,墾荒建立王國,那麼多事不是孔夫子幾句話可以解決的,需要的是方法、技術,需要有組織能力、執行能力。你們什麼都沒有,就想靠著一片「赤誠之心」贏得青睞?
朱文垣寫了文書,命內侍將文書送去宮裡。
瞞不住,也不想瞞。
朱文垣將事情全都告訴了朱允炆。
內侍返回之後,歡喜地稟告:「王爺,喜事,宮裡的熹妃誕下五皇子。」
朱文垣聽聞之後便匆匆起身趕往皇宮。
景陽宮。
朱允炆看著虛弱的薩賓娜,伸手抓著那柔軟的手,輕聲說道:「辛苦了。」
薩賓娜笑了,緩緩閉上眼昏睡過去。
夢中。
薩賓娜看到了爺爺帖木兒,看到了哈里,看到了大雪紛飛的天山。
一切都如雲消散,最終只有一道身影走來。
他就是朱允炆,一個懂自己內心悲苦,知自己渴望的大明皇帝,他沒有給自己打造無法飛出去的囚籠,而是允許自己每年外出兩至三次去看看大明的山川河流。
他對自己的寵愛,讓皇后都羨慕。
拋開過去的仇怨,最終成為了朱允炆身邊的枕邊人,併為他誕下了皇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