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從零開始的燕國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落日揮舞著紅霞,與裊裊炊煙說著最後的悄悄話。
朱瞻基順著梯子爬到瞭望塔上,坐在了唐賽兒身旁,看著遠處的柵欄城牆,學著唐賽兒蕩著腿:「時間過得真快,一晃九個月過去了。」
唐賽兒將吃過兩顆的冰糖葫蘆遞給朱瞻基:「九個月,我們連基礎都還沒打完,在這蠻荒之地立足腳跟,比我們預期的難太多了。」
朱瞻基咬下一顆山楂,咀嚼吞嚥下去之後,指著遠處說:「以我們的人手,修築城牆暫時是別想了,只能是先行構建柵欄城。不過我們已經確定了東平城的中心,確定了衙署所在的位置,百姓居住區,將作區,軍營,甚至連街道都鋪好了,就等磚、琉璃燒製出來,便可以開始大規模營造,那裡堆好了許多粗大的木頭……」
唐賽兒並不是頹廢,只是感覺自己太過天真,從零開始的困難,超出了自己美好的想象。
就以燒琉璃、燒青磚這一項來論,大明想要一批琉璃,直接就能讓人燒製,可在這裡,需要去找適合燒製琉璃的土,從零開始搭建燒窯,還需要尋找煤礦、挖礦……
為了合理分配人手,婦人承擔起了耕作,男人全都徵用來搞建設。
好在這裡土壤肥沃,水系發達,氣候適宜,去年秋收打下來不少糧食,特別是為了避免發生饑荒,播種了帶來的土豆與番薯,從根本上保障了糧食安全,今年又耕作了稻子,看遠處稻田長勢,相信又會是豐收。
糧食穩住,有了糧倉,加上軍士狩獵,讓燕國初步紮根在這裡。
只不過九個月過去了,整個燕國不過是個十里之城,沒有內城與外城,燕王府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打造,燕國第一個興建的建築是旗杆,升起日月旗的旗杆。
朱棣很清楚,這些被自己帶來的軍士也好,百姓也好,他們並不是被大明放逐的,而是被自己收買來的,蠻荒的環境與從零開始的艱辛,難免會讓這
些人想念物質相對豐富的大明,想念那裡的繁華。
為了安撫人心,給人一個想念的寄託,朱棣不得不利用日月旗,以確保所有想念大明的人,都可以看到大明。
日月旗升起之後,朱棣聽從了金忠的意見,率先營造民居與軍營,而不是營造燕王府,收攏民心、軍心,讓他們居有所安,讓他們知道燕國愛民,這遠比燕王府的營造更重要。
九個月時間!
朱棣走在收拾得平整的道路上,看著兩側一排排民居,欣慰不已,沿途的百姓見到朱棣紛紛行禮,也不懼怕。
所有人都知道燕王愛民,親和,有時候還會與軍士同眠于軍營,會抱著起來小孩子舉高高,他是這裡的王,也是這裡所有人的主心骨。琇書網
金忠跟在朱棣身後,低聲道:「軍士趙柯以身體不適休營,在其他軍士離開之後便跑去找了王氏,若不是王氏拼死抵抗,大聲呼喊,趙柯又畏懼,怕會鑄成大錯。」
朱棣陰沉著臉:「三令五申之下,還有人敢犯錯,當真本王是個大善人不敢殺人嗎?」
金忠連忙說:「王爺,趙柯有罪,但罪不至死,臣以為可以借懲戒他,威懾其他軍民,一是正規矩,明律令,二是告訴軍民,唯有團結一致,方可立足,若有人做離心離德之事,當嚴懲不貸。」
朱棣想了想,點頭答應。
軍士中出現這種問題,說到底還是金陵時染上的壞毛病。軍士在金陵或地方衛所時,每當休沐,不少軍士會跑去逍遙快活,雖然沒錢去多好的青樓,可找寡婦的還是不少。
這到了新燕國之後,這裡可沒什麼青樓,也沒什麼寡婦,有些軍士嫌棄家裡的婆娘,想出去偷腥都偷不得,這就將眼看向了其他軍士的家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