啃完了,估計一百年、兩百年都過去了……

朱允炆沒在意多想的朱棣,朱棣去的是蠻荒之地,幾十年光折騰都折騰不大動靜,自己在意的是西方,不中斷他們的文明程序,不毀掉他們進入蒸汽時代的根基,遲早會成為大明的威脅。

興許大明無法從根本上斷絕西方科技的發展之路,但朱允炆相信,大明有手段可以將他們的程序延後數十年,甚至是更久!

大明需要時間拉開更大的距離,形成真正的科技凌駕地位。

「父皇。」

朱文奎走了過來,指了指碼頭之外。

朱允炆回頭看去,只見無數百姓聚攏在碼頭之外,黑壓壓看不到盡頭。

「上船吧。」

朱允炆轉過身,下了命令。

朱文奎猶豫了下,終沒說什麼,禮官在引導眾人上船。至於京軍則會透過浮橋過江,並沿京杭大運河兩岸護送同行。

一個時辰後,朱允炆帶後宮、東宮等人登上一艘蒸汽機鐵質河船,除內閣六部、水師主官陪同外,其他文武官員上了其他船隻。

站在船上,看著遠處的無數百姓,朱允炆對朱棣、梅殷等人下令:「放開碼頭,讓百姓進來吧,維持好秩序,莫要推搡。」

朱文奎聽聞,鬆了一口氣。

太后與皇后對視了一眼,嘴角帶著笑意。

龍江碼頭經過多年擴建,已能夠同時容納五萬餘人,可即便如此,當人潮湧入之後,碼頭外依舊有無數人進不去。

人群裡喊皇上的聲音此起彼伏,揮手告別者眾。

鼓聲響起,蕩平雜音。

朱允炆站在船首,看著前來送行的百姓,氣沉丹田:「大明的子民們,朕的子民們,遷都乃是為千古社稷之基,是為萬民康泰之舉!今日你們前來送行,朕心甚慰!」

傳令兵將朱允炆的話一字不落地傳達出去。

朱允炆深吸一口氣,再次喊道:「朕雖去北京,然金陵始終是朕的根基。為感恩金陵百姓厚德與人心,朕決定:百年之後葬於鐘山,陪著太祖,看著你們!」

此話一出,無數百姓喜極而泣。

這意味著,建文皇帝的陵墓將修於金陵鐘山。在未來,他將永遠留在金陵,留在這一片土地之上。

「出航,前往北京新都!」

朱允炆轉身下令。

船隻的汽鳴聲拉響,水開始盪漾。離別的殤,在眼淚的朦朧中揮動。

這一刻,日月旗獵獵作響,高高飄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