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賽兒給朱棣出了個難題。

朱棣並不喜歡白蓮教,甚至不怎麼喜歡唐賽兒,打心裡不認可。

唐賽兒什麼身份?

白蓮教的佛母!

這也就是朱允炆給帶到了宮裡,想當棋子培養出來控制白蓮教,否則早就被溺死了。

朱瞻基可是皇室血脈,未來的燕王,不說門當戶對吧,至少也應該是個良家女子,唐賽兒身上白蓮教的烙印實在是太重了,她到現在還不知道收斂,竟堂而皇之招攬白蓮教徒一同出海,非但不主動淡化白蓮教的身份,還有意強化了。

只是朱棣並沒有反對唐賽兒與朱瞻基在一起。

一是因為朱瞻基對唐賽兒感情很深,長期待在一起,算得上半個「青梅竹馬」,強行分開對朱瞻基的影響太大。

何況即將出海,漫長的航程上若是有人失魂落魄,心不在焉,很可能會出事。大海之上的人,需要的勇敢無畏,需要堅強與活下去的意志,而不是消沉與畏懼。

二是因為唐賽兒的身份並不只是白蓮教佛母,她還是韓夏雨的義妹。韓夏雨是什麼人,她現在無名無份,但所有人都清楚,她是朱文奎的太子妃,等未來朱文奎登基之後,她就是皇后。

皇后的義妹,這身份不得不讓朱棣在意。如果朱文奎未來有朝一日想要對美洲動手,至少還有韓夏雨顧及當年姐妹情義勸阻,若唐賽兒沒有與朱瞻基在一起,未來韓夏雨可不會說半句話。

這是個麻煩的人物,也是個不好拒絕的人物。

朱棣現在的態度就是置之不理,不干預,任由朱瞻基自己來處置,如果朱瞻基非要與她在一起,那也沒必要攔著,若是朱瞻基長大之後有了其他決定,朱棣也支援。

「隨她去吧,白蓮教餘孽再多能有多少去,這也就是朝廷遷都在即,金陵空出來不少鋪子,不少外地人進入,殘餘的白蓮教徒也想借此機會,渾水而來打探情況。即便如此,也不可能有太多白蓮教徒。」

朱棣沒辦法,皇上都放任唐賽兒亂來不管不顧,自己插手也不合適。

走一步算一步吧。

金陵城空前忙碌,每次進進出出的人無數。

一些東家與掌櫃想要去北平開新鋪子,又不想保留金陵的鋪子,只好轉手賣出。而這就形成了買賣市場,一些徽商、浙商、廣商依舊看好金陵,紛紛出手,趁著低價將店鋪購入,準備繼續做買賣。還有一些宅院,原本價五六千貫的,如今甩賣到了四千貫,還附送傢俱。

有人離開,有人進入。

接近遷都,金陵並沒有因為不斷外遷的朝廷衙署而陷入衰落,反而在進出之中形成了一種令人歎為觀止的相對平衡。

當然,這背後也有朝廷的力量,比如戶部調低了金陵房屋、店鋪買賣契稅,讓原本相對較高的交易成本變得微不足道,比如金陵決定再建一座大型糧倉,糧倉選址在通濟門外,對於因為商人離開出現的失業人員進行招攬。

在看不到的地方,戶部、工部一直都在努力著維持金陵的穩定,希望最大限度降低遷都對金陵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