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當很多,人很多,也意味著船隊的規模將不得不增加。

為了配合朱棣一家人搬家去墾荒,水師都督府經過幾輪商議,最終決定以三十六艘大寶船來承擔朱棣所部的遠航事宜。

王景弘出於慎重考慮,前出太倉州瀏家港,監督船隻的維護與蒸汽機改造、維護事宜,並給出了招募軍士抵達港口的最後期限,準備軍士訓練等。

龍江碼頭、馬鞍山碼頭已經容納不了更多的大型船隻了,鄭和的主力船隊、朱能與駱冠英的主力船隻已在集結,這裡除了大寶船外,更多的是純鐵船。

長江之上,船身微蕩。

金忠站在船頭,看著遠處的碼頭,那裡忙碌著許多人,都在為遠航做準備。

朱高煦從船艙裡走了出來,將一份冊子交給金忠:「這是變賣了全部店鋪與家產所得的賬冊,你再厘算一次,沒有問題就交給父王。」

金忠接過,恭敬地回道:「郡王已算清楚,想來沒問題。」

朱高煦呵了一聲,搖頭道:「你是知道我的,對賬目並不在行。再算一遍,免得出了什麼紕漏。大哥現在很威風,招惹不得。」

金忠將賬冊收入懷中,並沒有說話。

確實,自從確定前往北美洲封國之後,一向文弱的朱高熾突然之間變得強勢起來,曾經並不如何過問諸事,眼下竟也開始事事把關,屢屢過問,出了問題還會發脾氣。

朱高熾的轉變金忠是知道原因的,因為朱棣此番舉家出海,從根本上來說不是為了大明,而是為了朱瞻基。

朱高熾清楚朱瞻基年少,再聰慧也只是個沒成年的孩子,想要為他遮風擋雨,自己必須強勢一點。

在大明,朱棣能庇護朱瞻基,朱高熾也能,是因為朱高煦不敢亂來,也無法亂來,無力亂來,但一旦到了美洲,這種情況很可能會發生改變。

開發美洲,負責帶頭的自然是朱棣,當之無愧。

問題是在朱棣之下,誰來負責具體事宜。

朱高熾?

沒錯,他是能負責一部分事宜,比如寫個文書,籤個字,蓋個章,寫個告示之類。

但朱高熾不可能負責真正墾荒的事宜,像是指揮軍士砍樹、挖溝渠,安排匠人打地基修房子,幫著人推車子拉土墊路,巡視打獵,營寨安全等等,朱高熾做不了。

朱高熾是個瘸子,走路很不方便,他更多適合待在房間裡辦事,而不是在房間外辦事。

問題就是這樣來的,朱高熾幹不了的活,誰來幹?

朱棣就三個兒子,朱高熾、朱高煦、朱高燧。

他所能倚重的,也只能是這三個兒子,不可能使用丘福、王景弘當主官而不用自己的兒子。

也就是說,一旦到了美洲之後,原本沒有多少權勢,顯得並不重要的朱高煦、朱高燧將會成為重要人物,他們兩個將負責更多營造、安全、墾荒等具體事宜,相應地,他們也會掌握一定的權力,比如兵權。

朱高煦嘴角帶著笑意,看著江水波光粼粼,沉聲道:「金先生,這些年來兜兜轉轉,我們還是回到了原處啊。只是不知道這一次,金先生是否還願意陪我走一段路。」

金忠深深看了一眼朱高煦,低聲道:「我一直都在,並沒離開過。」

朱高煦不以為然,也沒有追究金忠投靠朱允炆的事,畢竟朱允炆這些年冷落他,讓他心灰意冷。

「一開始,我並不想去美洲那種蠻荒之地。但後來想想,這是燕王府的機會,同樣也是我們的機會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