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學問在大明,跪亦當求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大明有句話,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。
帖木兒國需要的不是火器,而是製造火器的方法與技術,而這些都隱藏在學問之中。
丘清楚,大明不會直接將這學問告訴帖木兒國,但大明不是有國子監嗎?
藩屬國是可以派人進入國子監修習學問的,朝鮮國、占城國、暹羅國等都有子弟在國子監修習學問,那為何帖木兒國不效仿?
建文報中說,國子監裡有大明最高深的學問,是育養人才的第一學府,這裡面雖然沒有火藥學院,但國子監與二炮局關係密切,二炮局同樣參與了火車研究
不管是火藥的學問,還是蒸汽機的學問,火車的學問,帖木兒國都需要,而這才是興盛與壯大帖木兒國的根本所在!
丘寫下文字:「學問在大明,跪亦當求。」
為學問而屈膝,為的是有朝一日,因學問而站起,因學問而超越。
丘相信,低頭的跪是暫時的,人不能一直跪著站不起來,那樣膝蓋會疼,腿骨會疼,渾身會疼。除非跪著的人習慣了跪著,將跪的姿態理解為站著。這種人,不是修習學問的人,而是被人假借學問之名操縱的玩具而渾然不自知。
眼下大明疆域廣袤,外無強敵,內無危患,未來十年、二十年,定是學問的時代。
帖木兒國需要把握住這個機會,不惜代價來求取學問。
丘、孫恩帶著和親使團進入金陵,見到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,最宏偉的
城,也是一眾人所見到的最繁華的城。
大明給足了帖木兒國和親使團面子,不僅禮部尚書董倫親自出面,就連徐輝祖、梅殷也出現在了迎接隊伍之中。
徐輝祖的出現,本身也是一個鮮明的訊號。
畢竟徐輝祖代表的是五軍都督府,是衛所等軍事力量,這也是在告訴使臣隊伍,想要談判火器的事,大明可以放開與你們談。另外徐輝祖是當下第一國公,威望與地位不同其他,表示大明對此番和親十分重視。
丘與孫恩都是久經考驗的人,自然清楚這一點。
使團隊伍在簇擁之下進入了會同館,禮部差人教習基本的禮儀,並帶來了皇帝翌日準其覲見的訊息。
這一晚,對薩賓娜而言十分漫長,翻來覆去睡不著。
武英殿。
燈火之下,朱允炆並沒有如他人一樣早早歇下,而是翻閱著奏摺,檢視朱文奎、內閣批閱與對策,合適的用印,不合適的丟一旁駁回再商議。
許多人嚮往皇帝的生活,想吃什麼就吃什麼,想玩什麼就玩什麼,想去哪裡就去哪裡,可又有多少人知道,天下事如此眾多,全都壓在金陵,壓在皇帝的桌案之上,皇帝根本就沒多少自由身。
為何不少皇帝昏庸無道,為何有些原本睿智的君王在幹了不到十年就開始懶政,沒了雄心?
朱允炆苦澀不已,九九六的福報都受不了,當皇帝的福報可大得多,是誰也不願意整日當個工具人一般
處理政務到三更半夜,一干就是十幾年……
那些看到的皇帝精彩的生活,要麼是不咋滴的皇帝,要麼是揣測臆想出來的,真正為國操勞的皇帝,像是老朱,一年到頭就沒什麼休息日,年復一年地處理政務,掛在煤山上的崇禎也是勤勉得很,沒什麼業餘時間,只可惜生不逢時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