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瓦剌虛假投降爭論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武英殿。
文武大臣紛至沓來,見朱允炆到,行禮山呼。
「都起來吧。」
朱允炆落座,命內侍將急報文書遞給解縉:「西北大變局,當週知諸位愛卿。解閣,念來聽聽。」
解縉領命,展開文書快速掃了一遍,然後清了清嗓子:「臣胡濙頓首於杭愛山瓦剌營地:為說服瓦剌,不戰而屈人之兵,臣費勁心思,用盡巧智,利用韃靼主力全滅契機,說服瓦剌馬哈木、把禿孛羅、捏烈忽舉瓦剌全族臣服大明,願交出兵器、戰馬,悉聽大明皇帝命……」
「臣至瓦剌時,馬哈木尚未自西疆返回。後方知馬哈木帶精銳騎兵與西疆都司作戰,折損無數,只數十騎返回營地。人心惶惶之下,瓦剌內部主張有二,一是臣服大明,二是向北或西北遷移,避禍大明……」
「太平極力支援遷徙,把禿孛羅心向大明,馬哈木搖擺不定。是時,臣與妣吉謀劃,於送別宴會之上,手持利刃,斬太平之頭顱,效班定遠之前事,威懾瓦剌,逼其膺服!」
文書很長,內容很是熱血。
誰也沒想到,胡濙一介書生,竟敢在瓦剌的大帳之中,手持殺人刀,砍掉了瓦剌三大首領之一的太平的腦袋!
不可置信,但又不能不信。
胡濙雖然姓胡,但絕不會在這種事上胡言亂語。
太平死了,其子捏烈忽取而代之,並願意臣服大明,這個結果令人不得不敬佩妣吉那個女人。
胡濙甚至在
文書中提了一句:「捏烈忽雖為主,實則受制於妣吉,此女子美貌過人,智謀多見血。」
朱允炆很好奇妣吉有多美,竟然讓一個又一個人淪陷。
買的裡八剌為了這個兒媳,可是連人倫都不顧了,哈什哈為了這個女人,連自己親兒子都不怎麼照顧了,現在是捏烈忽,就是不知道這傢伙命硬不命硬,不知道他未來是怎麼個死法。
但無論如何,妣吉這種人都不能留在草原,她實在是太有威脅,還有他的兒子,那可是買的裡八剌的孫子,純正的大汗血脈,也是歷史上成為過大汗的人物。
大臣在慶賀瓦剌的臣服,在感嘆胡濙的勇氣與智慧,朱允炆想的卻是如何應對臣服的瓦剌,用什麼方法徹底消除瓦剌對大明的威脅。
人家都臣服了,投降了,你總不能搞大屠殺吧?
瓦剌不是兀良哈那群反叛來反叛去的二五仔,大明可以對兀良哈進行慘無人道的滅族,實在是因為這群人捅大明刀子的次數太多了,自洪武至建文幾十年就沒消停過。
可瓦剌不一樣,這是他們第一次,也是唯一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臣服與投降,甚至接受了交出武器,保有最少戰馬等苛刻條件。
舉族投降,大明再下死手,於情於理,於天下民心,於世界名聲,都說不過去。
當下能做的,便是在接收瓦剌投降的基礎上,使用各種手段肢解瓦剌,讓草原成為大明的草原,而不是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