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哈木苦澀不已,搖了搖頭:「大明皇帝不會強行留下我們,但他的速度很可能快於我們。興許在我們沒有返回之前,大明皇帝已經派人開始接收瓦剌,收繳武器,分散族人。你們只需要留下族人去向,不必做任何阻攔與抵抗。」

薩穆爾公主沉重地答應。

巴嘎木受限於年齡,雖然並不太明白什麼意思,但還是點頭記在心中。

另一處蒙古包內。

妣吉含情脈脈地看著捏

烈忽,輕柔地說:「你放心去吧,大明使臣殺了你的父親,他們不可能對你舉起屠刀,此行必不會有性命之危。只是,大明皇帝不是好對付的人,我雖未見他,但看看大明現如今的強盛就知道,朱允炆是一個英明的帝王。」

「現如今,大明周圍已經沒了什麼敵人,瓦剌算是最後一個強敵了。他興許會放鬆,但絕不會允許瓦剌再次崛起成為大明的心腹之患,定會提出一些令你們難以接受的條件。你記住了,無論建文皇帝提什麼條件,你可以討價還價,但最後一定要答應。」

「活著,才有希望。你還年輕,給你四十年,未必不能等到一個好的機會。不要畏懼大

明收走我們的武器,只要草原上有木,有牛羊,我們就有弓箭,有弓箭的騎兵,就有再次崛起的希望……」

捏烈忽靠近妣吉,目光中滿是佔有的慾望:「我走之後,客列亦惕部你說了算。這一晚,陪我。」

妣吉看著捏烈忽,緩緩閉上了眼,長長的睫毛微微顫抖。

捏烈忽撲了上去。

啪啪。

算盤撥動,張算看向胡濙,認真地說:「女真部落因為打倭寇被削弱了,兀良哈沒了,韃靼也失敗了,如今瓦剌臣服,大明北方邊界便沒了防守壓力,接下來朝廷會怎麼安排?」

胡濙烤著火,搓了搓手:「朝廷新兵之策施行多年,效果斐然,可這也成為了朝廷的負累,若不是連年收成不錯,商稅大增,加上幾次戰爭損耗與補充相當,新兵之策的負累問題怕是早就暴露出來了。我猜想,皇上很可能會在穩住局勢之後,進行衛所分流與重組,進一步減少軍士數量。」

張算認真地想了想。

確實,隨著大明混凝土道路的延伸,外敵的消失,繼續維持龐大的軍士數量只能成為負累,尤其是內地一些衛所,完全可以撤去與合併。

張算搖晃了下算盤,看了看蒙古包簾門,低聲說:「瓦剌臣服,未必是真心。」

胡濙瞥了一眼張算,嘴角透著笑:「這一點,你知道,我知道,皇上自然也會清楚。只是那又如何,他們以為臣服能換來希望,但他們或許忘記了哈

密、吐魯番與西疆人,馬哈木在劫掠西域的時候,實在是應該找幾個當地人問問,他們是自稱大明子民,還是回回人……」

&nbsp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