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大航海的謎團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王景弘也滿是不解,開口道:「興許是元廷時期的火銃,我們過去看看便是。」
元朝時期是有火銃的,這玩意也不算少,會不會從高麗流到日本國一兩把,最後落到這陸奧,誰也說不清楚。
這是一處地穴,用一塊厚實寬大,邊角極不平整的木板蓋住,木板已被移開,地穴裡堆了不少東西,有奇怪的石頭,一副頭盔,一張複合弓,還有一杆火銃。..
趙世瑜看著火銃制式,臉色微變。
雖然這火銃生滿了鏽跡,可只一眼便可以看出,這是大明火銃,是改進之後的火銃,雖然沒有配刺刀,但這是刺刀之前的型號!
趙世瑜上前,將火銃拿起,看向藥室一旁的銘文,深吸一口氣:「建文五年,二炮局督造!這,這怎麼可能?」
徐安將弓拿了出來,緊握在手中,拉了下弓弦,不知道放了多久,這弓依舊有韌性,鬆開弓弦,沉聲道:「這是八斗弓,是軍隊中較為常見的長弓。」
王景弘捧著破爛的頭盔,盯著後面的銘文,咬牙說:「兵仗局打造。」
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?」
趙世瑜一臉迷茫。
「你們看這裡。」
許壽文指了指旁邊的大木板,摸著下巴說:「你們沒有發現,這像是破碎的甲板。」
趙世瑜等人看去,許壽文上前將木板翻了過去,露出了標線。
大明寶船也好,大福船也好,為了更規範軍士站位,東西擺放,通常都會在甲板上刻畫出標線。日本國是不存在這種東西的,別說什麼甲板,他們的水師通常是小漁船,都沒甲板這東西,更不要說規整的標線。
趙世瑜命人抓來俘虜,命通事詢問:「這些東西從何處而來?」
俘虜惶恐不安,交代道:「去年七月時,在海邊撿來的。」
「去年七月?」
趙世瑜、徐安更是疑惑。
去年是建文十年,建文十年的七月份,鄭和帶領大家才回來不到四個月,都在京師休息陪家人,水師方面並沒有大動作,更不可能派遣船隻來到津輕海峽如此偏遠的地帶。
徐安眉頭緊鎖,看向許壽文:「去年年初,水師有折損的戰船嗎?」
許壽文認真思考了下,搖頭說:「最近幾年朝廷水師折損的數量很有限,除了遭遇暴風雨、龍吸水損壞的船隻外,幾乎沒有折損。這戰船明顯是甲板破裂,如此
情況之下,說明整個船隻都破碎了,這在水師裡面,我沒聽聞過,至於是否當真存在,還需要水師都督府來查證。」
趙世瑜看著手中的火銃,搖了搖頭:「情況不對勁,若船隻出事的時間是去年七月,為何這火銃是建文五年造的,距今已有六年之久。自從鄭和帶水師歸來,全水師都換成了全新的火器,火銃是清一色的刺刀式火銃,這類老式火銃,早就淘汰了。」
徐安看向俘虜,凝眸道:「還有一個疑點,火銃是純鐵打造,這東西一旦落入海水之中,定會沉落,想要看著水流衝擊上岸,幾乎不可能,除非這火銃距離海邊已經很近,隨海水漲落衝至海灘,在海水退去之後,出現在海灘之上!」
通事連忙發問。
俘虜著急地咕咕幾句,然後指了指身後的林子。
通事急切地翻譯過來:「他說,當時在海邊撿到的是一個人,只不過那人上岸之後沒多久就死了,被他埋在了樹林中,這些東西,都是從那個人身上找到的。」
「什麼?」
趙世瑜、徐安等人震驚不已,在俘虜找到埋藏位置之後,立即命軍士開挖。
沒挖多深,就看到了一具白骨,還有一塊破爛的布條。
許壽文將布條取出,展開看了一眼布條中黑色的字跡,頓時瞪大雙眼,驚呼道:「他,他是大航海船長武義的部屬!」
「什麼?!」
趙世瑜、徐安、王景弘等人震驚不已。
聽到訊息的水師軍士,更是目瞪口呆,難以置信。
大航海的船長,已被定義為犧牲的大船隊,名字被雕刻在英烈碑之上的武義大船長,他的部屬怎麼會出現在陸奧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