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開羅,談判崩裂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朱權緊鎖眉頭。
在這一刻,朱權終於體會到了,明白了朱允炆為何要抑制土地兼併,為何要打壓兼併之風,為何要想盡辦法收回藩王的田產。
這背後,考慮的便是王朝安穩,考慮的便是根基。
以前的時候,朱權對朱允炆是有些埋怨與不太認可的,畢竟他拿走了自己的兵,自己的田,自己的封國,自己安穩的生活。
可現在回頭,朱允炆做的並沒有錯,他所做的一切,都是為了大明王朝。
從這個角度來看,朱允炆作為皇帝,確實是一個合格的君主,若是自己有野心坐在那個位置上,恐怕也做不到如他一樣合格吧。
馬穆魯克的衰落,證明了土地留給百姓的重要性,證明了百姓活下去才是王朝延續與強大的基礎。
「農業衰落了,無數的田地沒有人耕種,馬穆魯克國王與軍官們從農民手中得不到好處,他們便將手伸向了商人,透過徵收商稅,來得到更大的利益,甚至還強迫商人必須高價購買王朝的貨物。對了,亞當、威廉的船隊每次從地中海進入紅海,都需要給馬穆魯克繳納大量的稅,據說是三成。」
「多少?」
朱權深吸了一口氣。
「三成,你沒有聽錯,偉大的巡撫。」
拉提卜正色道。
朱權眉頭緊鎖,三成,可近乎三稅一,這在大明可以說是奢侈產品,幾乎是最高的浮動稅率了。
這可是給朝廷納稅!
但在這裡,竟然只是過路稅!
怪不得威尼斯如此渴望與支援在地中海與紅海之間開一條河道,如此沉重的稅,對於任何商人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。
拉提卜繼續介紹:「這裡的銅器、玻璃、紙張、地毯等,還是不錯。開羅、亞歷山大港、大馬士革等地,都有無數的商賈,貿易頻頻。不過這是幾十年前的事了,如今的馬穆魯克,所能徵收上來的稅已是不多,加上兩年前瘟疫,又死了不少人,國庫空虛,財政支絀已是現實……」
朱權詢問:「既然如此,為何馬穆魯克還不接受威尼斯的條件,威尼斯有的是錢,他們願意出錢,願意給好處,馬穆魯克拒絕的原因又是在哪裡?」
「信仰,馬穆魯克拒絕威尼斯,是安拉的決定。另外,興許馬穆魯克王朝不想放棄亞歷山大港,一旦地中海與紅海溝通,那亞歷山大港便會衰落。」
拉提卜解釋著。
朱權點了點頭。
信仰的問題可以理解,你就是讓太上老君和釋迦牟尼待在一起,估計兩個人也無法談妥,說不得是太上老君勸說釋迦牟尼煉
丹,釋迦牟尼讓太上老君剃光頭,這和安拉與上帝不能一起好好說話是一個道理。
開羅王國,金碧輝煌,壯觀瑰麗。
國王納斯爾丁·法拉吉看到了大明的使臣,威嚴地往那一站,倒有些英雄氣概。
諾魯孜·哈菲齊對法拉吉行禮:「國王,大明的使臣已然帶到,帶隊的是大明王朝皇帝的叔叔朱權,自稱是利未亞州的巡撫。」
法拉吉揮了揮手,讓哈菲齊退至一旁,看向朱權等人,呵呵笑了:「利未亞州,什麼時候出現了大明的官員,那裡距離大明十分遙遠,你們不應該來,不是嗎?」
朱權審視著法拉吉,此人腦袋偏長,橢圓臉,身材中等,頭髮為黑色波浪狀,頭上頂著金色的東西,不像是冠。
一臉的高傲,似乎自己多了不起一樣。
朱權看著法拉吉,淡然地回答:「大明有舉世無雙的船隊,有縱橫四海的水軍將士,我們去哪裡,是皇帝的意志。我來這裡,不是與馬穆魯克討論利未亞州的事,而是討論商路的事。」
法拉吉搖了搖頭:「利未亞州的事,就是我們馬穆魯克的事。大明不是這裡的人,為何要佔據這裡而不走?難道你們還想佔領這裡,威脅我馬穆魯克不成?」
朱權凝眸,盯著法拉吉:「怎麼,你要管大明在利未亞州的事,呵呵,法拉吉,你清楚你在說什麼話嗎?」
法拉吉見朱權如此無禮,直呼自己名字,頓時火起:「你這粗魯之人,也配與我談判嗎?來人,將他們給我抓起來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