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銃手軍士或蹲,或屈身,或站立,手中火銃瞄準了衝殺過來的騎兵。

咚咚咚!

火銃擊發的聲音響徹一串,似是一陣鼓聲齊鳴!

前面三排軍士擊完瞬間,便全部趴在地上,以匍匐的姿態盯著遠處的跌落戰馬的騎兵,不等掏出火藥與鉛彈,身後便傳出了一陣射擊聲,隨後又是臥倒一批。

密集的鉛彈飛過草原,射入一個個騎兵的胸膛,騎兵摔下戰馬。一些戰馬被擊傷,前蹄猛地一彎,脖子先著地,整個戰馬翻了個跟頭。

薩楚日將頭埋得更低了,側頭

看去,熟悉的身影頃刻之間倒下,甚至連一聲呼喊都沒有!

戰馬催到極致。

薩楚日只感覺風在吹,耳邊再次傳來令人膽寒的聲音,隨後戰馬猛地摔了下去,薩楚日抓著長弓,飛了出去,在地上翻滾兩下,抓起長弓,箭已上弓弦。

身體似是被什麼打中,不由地搖晃了下。

薩楚日用盡力量拉動長弓,卻發現此時的弓竟是如此沉重,無論如何努力,弓竟張不開來!

臉頰被什麼洞穿,血開始爬了出來。

薩楚日鬆開了弓弦,看著箭朝著天飛了出去,可笑,只飛了一點點距離便跌落下來。

砰!

薩楚日躺下,睜著眼看著天空,隨後便被一道黑影遮住。

馬蹄踏過,世界黑了。

周大志看著韃靼騎兵一批批被消滅,嘴角滿是笑意。

大明火銃兵已經不再使用三行戰法,火器的大量使用,足以支撐起更先進的戰法,比如眼前的,三行戰法與匍匐戰法相結合。

一批軍士組成密集且不間斷的行與行戰法,而一批軍士匍匐在地上,手中端著火銃瞄準發射,將漏網之魚獵殺。

匍匐戰法存在一定的缺陷,作為一類「前膛槍」,匍匐姿態給填裝火藥與鉛子帶來了一定困難,好在使用了通條,增加了便利。

匍匐戰法最大的優勢是人數夠多,配合後面的火銃軍士,速度要求不那麼嚴苛,一旦打起來火力還足夠猛,且不會阻擋後面軍士的視線,這種戰法瞄準起來反而更輕鬆省力……

以前無法使用匍匐戰法,因為騎兵太快,且火銃操作太慢,沒有連續的火力網,趴地上,既不方便逃跑,也影響後面兵力跟進,還容易直接成為對方騎兵的肉墊。

火器發展到一個階段,戰法跟進到一個階段,這是兵學院與京軍結合的結果。火器的普及與火銃填裝速度的提升,射程的增加,讓形成密集的火力網成為現實,讓其成為了收割騎兵的利器。

韃靼騎兵拼了命的衝鋒,悍不畏死的精神值得敬佩。

只不過阿魯臺實在是低估了大明的火器密集程度,似乎在他的印象中,火器就應該是緩慢且稀疏的,打兩下就結束了的東西。

可現在,明軍就沒半點停止的意思,火銃不斷打出致命的鉛彈,騎兵不斷死去。

本雅失裡手開始變得冰冷起來。

明軍實在是太過可怕,火器實在是太過要命,這些精銳的勇敢的草原漢子,他們有著不怕死的精神,可他們的死,沒有帶來任何意義!

大量騎兵被擋在了距離明軍百步以外的位置,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也難以抵達明軍五十步以內!

馬刀,弓箭,勇敢,強壯。

面對密集的火銃時,已沒了任何意義,只剩下了死亡,卷在血染的秋風狂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