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臨死拖人下水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這對一個和尚來說,擁有一個自己的寺廟還不算功成嗎?
作為和尚,他想怎麼個懷才不遇法?
入仕,治理天下?
想入仕的話,他完全可以脫離寺廟,以他的權謀手段,以他的心機能力,找人舉薦,混個一官半職,混幾年,進入朝堂不成問題。
要知道洪武時期,舉薦有才能的
人當官是極常見的事,七品知縣被提拔為三品侍郎都是司空見慣之事。
雖說洪武時期風雲不少,但在洪武十五年,姚廣孝追隨朱棣的時候,大明洪武四大案,也只是出現了兩大案,即空印案與胡惟庸案,而當時的胡惟庸案,尚且還沒有牽連其他官員、公侯。
那問題來了。
朱元璋的屠刀並沒有引起過多的風雨,洪武皇帝正是春秋年景,姚廣孝為何選擇了朱棣,選擇了謀逆這一條路?
說懷才不遇,說一展胸中抱負,還是背後有什麼不可告知的秘密,有什麼不為人知的仇恨?亦或是他如棋手一樣,只想試試自己的棋力到底能不能讓皇室自相殘殺,顛覆乾坤?
朱允炆不瞭解姚廣孝的過去,但很清楚姚廣孝的現在。
他已經脫離了朱棣,他現在希望將自己的名字永遠鐫刻在北平新都之上,完成這偉大的工程。他已經不再是自己當初剛登基時的野心家、陰謀家,他的野心隨著年紀的增加,早已蕩然無存。再說了,朱棣也已非歷史中的靖難的朱棣,他也沒有了一干猛將可以為他打拼天下。..
「所以,你在臨死之前,還要將道衍、燕王拖下水,是吧?」
朱允炆冷冷地看著朱坐照。
朱坐照微微閉上眼,氣息變得平和起來:「建文,這一切都不會結束。」
朱允炆拍了拍椅子,劉長閣推著朱允炆上前:「允熥弟,上路之前,你還有什麼話要說?」
朱允熥看著朱允炆,目光中透著哀傷:「我死,饒了我的家眷吧。」
朱允炆搖了搖頭,拒絕道:「你的妻子趙夫人參與了謀反,是她在寶慶粥裡動了手腳,她活不了。至於你的兩個兒子——朕會保他們全屍!」
「代王家眷你饒了……」
「那是因為朕清楚代王只是你的棋子,何況代王妃提前通報了朕代王造反的訊息!你的妻子呢?她是同謀!抱歉,這一次,朕要斬草除根。」
朱允炆冷厲地喊道,氣息有些紊亂,虛弱地說:「你見到太祖與父親時告訴他們,若是對朕不滿,儘管託夢來尋朕!古今,棋手,陰兵,白蓮,陰謀,一切都結束了,就這樣,都結束了吧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