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允炆伸手輕按,然後看向一旁的太醫王賓、盛寅。

王賓微微搖頭,盛寅沉默。

已至生命之末。

朱允炆深吸一口氣,握著耿炳文的手:“可還有什麼未了的心願,告訴朕,朕給你辦。”

耿炳文努力地想笑,卻被一陣咳打斷,喘順了之後,才回道:“皇上,老臣已是腐朽之身,不敢妄談心願。”

朱允炆感覺耿炳文的手有些冰冷,用了用力,看著眼前渾濁的雙目:“你是大明開國功臣,大明基業裡有你的功勞,朕會記得,朕的子孫也會記得。”

耿炳文笑了,滿是輕鬆。

有建文皇帝這一番話,耿炳文再沒有遺憾了。

耿璇聽過,帶著兩個弟弟跪謝皇恩。

耿炳文目光遊離,最終偏頭看著朱允炆,緩緩說道:“臣願皇上不忘開國艱辛,不忘百姓辛勞,勤勉為政,有始有終。願大明國運隆昌,盛世不朽。”

朱允炆悲傷地點了點頭。

耿炳文看了看耿璇等幾個兒子,說出了生命中最後的話:“耿家子孫,當精忠報國,邊疆有警,敢為先鋒。莫要貪奢……”

耿璇等人連連答應。

耿炳文含笑而去。

朱允炆握著冰冷再沒有溫度的手,心頭滿是悲傷。

耿炳文的歷史功績被很多人都忽視了,特別是歷史中靖難時他曾輸給過朱棣。

沒錯,在洪武無數將星裡,他沒有徐達、常遇春、藍玉等人那麼耀眼,也比不上傅友德、馮勝,可他對大明王朝的貢獻,絕不容小覷。

他是大明的長興侯。

長興地處太湖口,陸上通廣德,與宣、歙等地接壤,是江、浙門戶。

耿炳文奉命鎮守長興,憑藉著七千守軍擋住了張士誠部十萬大軍,為朱元璋坐穩應天打下了基礎。

朱元璋之所以敢傾盡全力去鄱陽湖與陳友諒決戰,最大的底牌就是張士誠威脅不了應天。而威脅不了應天的原因,就是有耿炳文鎮守長興。

換言之,若沒有耿炳文固守長興,朱元璋根本就沒有條件與陳友諒先行決戰,只能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,後果難料。

對於耿炳文的貢獻,後世史學家給了一個公允的評價,八個字:

締造之基,其力為多。

這八個字,可見其歷史地位。

朱允炆走出長興侯府,看著陰鬱的天空,目光中掩飾不住的傷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