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北設省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蔥嶺之上不適合值守,即便是輪番巡視,也只需要少量軍士。
一所之軍,足夠。
可朱允炆竟然要在蔥嶺練兵兩萬,近四個衛的軍士,遠遠超出了正常所需。
楊士奇清楚,朱允炆珍惜民力,也珍惜軍士,不可能派兩萬軍士去蔥嶺冒險而毫無所求,他如此安排,絕對是意有所指。
可朱允炆想要什麼?
翻過蔥嶺,是帖木兒帝國,如果想要謀取帖木兒帝國,直接從塔爾幹南下就可以了,至於冒險翻過蔥嶺嗎?
沒這個必要。
大明對戰主力皆損的帖木兒國,根本就不需要兵分幾路,玩夾擊套路。
可不是帖木兒,還能是哪裡?
楊榮側身看向西北輿圖,一雙深沉的雙眸盯著蔥嶺的方向,這裡是漢唐時期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,唐時玄奘也走過這一條路,還死了不少二師弟之類的隨從。
這裡很危險,還有瘴氣。
朱允炆到底是為了什麼在此練兵?
????????????????楊榮的目光向下移動,眉頭微微一抬,心頭滿是震驚。
楊士奇、楊榮對視了一眼,心頭同時明白過來,朱允炆練兵不是為了西疆省,也不是為了帖木兒國,而是為了:
烏斯藏!
建文皇帝在做武力控制烏斯藏的準備?!
楊士奇有些震驚,自建文七年四月,朱允炆派遣候顯等人前往烏斯藏,至今已有兩年,依舊是毫無音訊。
候顯能不能邀請來烏斯藏的實權人物,烏斯藏願不願意真正俯首帖耳於大明,這都是未知之事。作為帝王的朱允炆,他沒有任何的僥倖,已經在做烏斯藏不配合、不聽差、抗拒朝廷的準備了。
這一步棋落得有些超前,在局勢尚未明朗之前,已經拿下先手。
袁嶽也開竅了,明白了朱允炆的意圖。
朱允炆也沒有遮掩自己的想法,直指烏斯藏:“朕治天下,當讓日月旗可以插在疆土的任何角落,無論是北面的蔥翠草原,還是最南端的無人飛地,無論是最東面的瀚海孤島,還是最西面的亙古冰原!日月旗都要插在那裡,昭告大明的主權。”
“烏斯藏情況不明,候顯等人一去兩年未有訊息。朝廷當提前準備,無論日後是和平駐軍烏斯藏,還是以戰爭的方式,朕都不允許烏斯藏始終遊離在京師之外。西藏佛教可以給予尊重,但駐軍必須有。然高原訓練,唯有西疆蔥嶺可行。”
袁嶽凝重地點了點頭,鄭重地行了個軍禮:“末將領命!”
朱允炆微微點頭,指了指袁嶽手中的文書:“這後面記錄了蔥嶺訓練的要領,太醫院也會給出藥方。切記,要徐徐適應,不可求之過速,一旦身體不適,不可再行動,當立即休息。若遲遲不能好轉,當運下蔥嶺至石頭城等地療養。”
換源app】
袁嶽一一記下。
朱允炆也有些無奈,這個時代製造不了氧氣瓶,沒有更好的辦法去解決高原反應,只能慢慢適應。
烏斯藏海拔高,但也絕非是中原軍士的禁忌之地。後世那麼多人去那裡尋求心靈的安慰,雖然不知道安慰的結果,但足以證明高原反應並非是不可適應的。
整個大東北地區都已不再是什麼羈縻之地,朱允炆自然也不允許烏斯藏一直羈縻下去。雖說西南諸省也是羈縻地,但那裡有駐軍,有軍隊,有日月旗,不聽話可以拉出來比劃比劃,看看土司的木棍長槍厲害,還是大明的火銃火炮還使。
可烏斯藏沒有大明的駐軍。
在朱允炆的意識裡,駐軍是主權的重要構成,一個地盤要不要駐軍可以商量,但能不能駐軍這種事是絕對不可以商量的。
大明的國土,想駐軍,必須能駐軍,想運轉暴力機器,必須能運轉起來。
袁嶽在京停留了十幾日,臨走前五日,幾乎住在了五軍都督府,與徐輝祖、朱棣等人商議軍略,之後奉旨返回西疆,楊榮、宣青書、周大志等人送至長江以北,才揮手告別。
朱允炆也想留袁嶽多待一段時間,但時間不允許,這都六月????????????????下旬了,再拖下去,就要七月了,而袁嶽需要在酷寒的冬日之前回到西疆,路上沒三個月時間是不夠的……
山東布政使李彥禎、參議馮正、衍聖公孔公鑑抵達京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