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進卿重重點頭:“沒錯!”

“孃的,還能這樣玩?”

伍三省笑了。

董大陸、熊玉林等人更是興奮起來,丫的,大明早就想著佔領蘇門答剌了,可始終沒有合適的機會。

今年年初朝廷又冊封了蘇門答剌新國王,讓大明再想圖謀蘇門答剌變得極是困難。伍三省甚至認為再沒有打下蘇門答剌的機會,可不成想,這機會說來就來了。

蘇幹剌竟然幫了大明一個大忙……

蘇門答剌的新國王鎖丹罕難阿必鎮連蘇幹剌的殘兵都收拾不了,何況是擁兵三萬的蘇幹剌。

“用不了多久,蘇門答剌將滅,這是大明的機會!”

龐東海肅然道。

伍三省重重點頭:“現在水師所有軍士歸隊,舊港軍士全部集結,隨時聽命出征!這一次,我們不僅要消滅蘇幹剌,更要佔據蘇門答臘,包括南浡裡。”

南浡裡在蘇門答臘以西,是海峽的最西端。既然要打了,自然要一口氣全部解決。

大明想要繼續遠航,必然在南洋擁有穩固而不可破的

據點,必然需要扼守住最關鍵的海峽。

日後誰進誰出,這裡將由大明說了算!

舊港宣慰司與舊港水師開始了總動員,施進卿也集結了舊港的軍隊開始全面防守,避免有殘兵、海賊襲擊舊港。

蘇幹剌確實在攻打蘇門答剌,出於復仇,出於名義。

雖然蘇幹剌不能完全掌控所有軍隊,但這些人都很清楚,必須打著蘇幹剌的名頭才能出手,一旦暴露了真實身份,那戰火將會燃燒到大半個南洋。

蘇幹剌是一個偏執的復仇者,也是一個憤怒的殘暴之人,帶著三萬兵力殺到蘇門答剌,新任國王鎖丹罕難阿必鎮雖有些實力,但兵力滿打滿算還不到三千五,加上沒有城防,連個堅守的機會都沒。

戰爭的過程不值一提,一面倒的屠殺罷了。

鎖丹罕難阿必鎮被俘虜了,瞪著發紅的眼睛,對蘇幹剌喊道:“你不能殺我,我是大明皇帝冊封的國王,我擁有大明皇帝的冊封詔書,你若殺我,大明必饒不了你!”

蘇幹剌拿起魚叉,一步步走向鎖丹罕難阿必鎮:“大明?事到如今你還想靠著大明來拯救,可笑至此!鎖丹罕難阿必鎮,你背叛了約定,你已經不是王子,為何還要殺我父親奪取王位!”

鎖丹罕難阿必鎮看著猙獰的蘇幹剌,知道必死無疑,索性放開喊道:“你爹不過是個漁夫,憑什麼當國王!你也不過是個漁夫的兒子,一個低賤的人,怎麼可能

是王族?”

“去死!”

蘇幹剌將魚叉刺入鎖丹罕難阿必鎮的胸膛,看著鮮血流淌而出,喊道:“背信棄義,不得好死!”

鎖丹罕難阿必鎮死了,蘇門答剌國滅了。

蘇幹剌宣佈廢掉蘇門答剌的國名,建立起了漁夫海國,不等大明收拾南浡裡,蘇幹剌就帶兵吞掉了南浡裡,並不斷侵吞周圍的小部落與土著,將一些年輕富有戰力的人手編入軍隊,虎視眈眈盯著舊港宣慰司。

誰都清楚,大明不滅,南洋將永遠籠罩在大明的陰影之下。

尤其是隨著大明文教輸出,儒家學問、王道之學與當地的佛教、伊斯蘭教發生了意識衝突,許多王族對大明的擔憂更多。

大明駐軍舊港,寶船橫行,已讓許多人睡不著覺。而隨著安南被滅,愛洲港等港口興建起來,大明對南洋的控制力度更強。

在渤固島大部分歸入大明之手時,整個南洋都開始瑟瑟發抖。

南洋諸國雖然臣服大明,畏懼大明,但打心裡也渴望大明離開南洋,只是不敢說出來,不敢站在明面上反對大明。

所以,一切都轉入地下,轉入暗中佈置。

蘇幹剌派遣人手在遊說,爭取更多的力量,直至七月二十八日,蘇幹剌的兵力已增長到了四萬三千人,五百餘艘戰船。

龐大的兵力給予了蘇幹剌前所未有的勇氣,決定挑戰大明在南洋的威嚴。

此時鄭和不在南洋,在南洋的不過是無名之輩。

蘇幹剌相信

,明軍水師或許強大,可若是毀掉舊港宣慰司,明軍將再無立足之地。

大明人不可能一直飄在海上,他們不是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