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其實,沒必要回去了(第1/3頁)
章節報錯
龜城。
看著破曉的東方,張輔有些疑惑,沉聲問:「你們確定,倭軍兵分兩路?」
毛整、張含肅然回道:「確定。」
張輔緊鎖眉頭。
倭軍竟然分開行動了,在受挫之後。這種操作與選擇,讓張輔看不透,沉吟許久,才問了句:「這其中有何陰謀?」
毛整也有些整不會了。
按理說,倭軍打了一晚上,損失慘重,此時正是需要團結的時候。整個軍團都打不下龜城,分兵兩路,這不是自損力量,自斷雙臂?
戰場之上,分兵意味著戰力削弱。已是受挫的倭軍,為何會選擇主動削弱自身?
張含撓頭,想不通啊。
這種情況下,倭軍最合適的選擇,自然是共進退,他們應該十分清楚分兵的危害,清楚分兵是取死之道!
千戶吳尹嘟囔了一句:「會不會他們本就愚蠢,是我們想太多了……」
毛整、張含看向吳尹,眨了眨眼,那意思是說:你覺得倭人都是蠢貨?
張輔看向城外,倭軍的屍體都沒有收走,甚至連重傷兵都沒有帶走,全都留給了明軍,他們撤退得很決絕,很乾脆,很明顯,這些人知道了安州失守的訊息。
按照最初佈置,倭軍下一步的行動定是回救安州,或尋找其他道路南下,至少會撤出青川江以西、以北,向東、向南撤退。
這個一來,明軍可以憑藉著扼守住的河道,將疲憊逃竄的倭軍徹底殲滅。可現在,有人竟然去了義州方向,這就有點出乎意料了。
義州,沒什麼好擔心的,那裡是明軍主力,足有五萬餘軍士,別說倭軍分兵,即使不分兵,即使是全盛的倭軍,也別想輕易進入義州城。
不過!
張輔微微凝眸,下令道:「打掃戰場吧。」
毛整、張含見張輔既沒有說義州方向如何應對,也沒有說追擊逃向安州的倭軍,只似下定決心留在此處,對視了一眼,雖有些不解,但還是安排人出城收拾殘局。
細川賴元、京極持光兵合一處,攜帶倭軍合計一萬三千餘,直撲義州。
龜城距離義州一百二十餘里,所行之處多是平原地帶。
在強行軍四十里之後,於一處無名之地,細川氏、京極氏下達了休整的軍令,再不休整,軍隊就徹底垮掉了。
昨晚一夜死戰,細川氏手中的力量折損已近半,軍隊沒有崩潰已經算是好的了,京極氏雖然沒怎麼出力,沒有投入太多兵力作戰,但其他人都在拼命,他不能不派遣軍隊參戰,折損了近兩千軍士。
【鑑於大環境如此,
慘烈的戰鬥,巨大的犧牲,讓倭軍士氣低落,而長時間的作戰,又讓其極度疲憊。
沒有後勤支撐的惡果開始顯現出來,倭軍大部飢腸轆轆,就連細川氏、京極氏也餓著肚子,若不是有一群會狗刨的忍者下了大寧江,抓了一些魚,估計沒人能吃上飯。
可這群人沒漁網,只靠著三五下狗刨,弄不出來一萬餘人的口糧,沿途早已是杳無人煙,李芳遠沒有做到堅壁,但至少清野做得很徹底,硬是沒讓倭軍找到一粒口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