震天的喊殺聲,從西面、北面同時傳出,大批明軍開始衝鋒,至百步外,弓箭開始覆蓋,而大明火銃兵也紛紛站成三個佇列,瞄準了倭軍。

火光乍現,成為夜間閃爍的星。

鉛子飛掠,尋找著溫熱的血肉。

少貳滿貞、島津元久面色慘白,那粗大的槍箭直洞穿了三五名軍士,如一條吞人的巨蟒,貪婪地吃掉軍士的性命!

那密集如雨的箭,從天而落,遮住了星辰!

那閃爍著光的古怪東西,似乎在噴出蛇信子,隔著百步就讓軍士搖晃著倒地。

反擊!

反擊!

少貳滿貞厲聲喊著,可倭人使用的是長弓,是近距離殺敵利器,根本無法威脅百步開外的敵人!

衝殺過去近戰!

島津元久指揮著軍

士作戰,可軍士一批批撲過去,又一批批倒在地上。

大明的火銃手從容不迫,雖然是三線戰法,但實際動手的只有前面兩線,第三線火銃手只是端著火銃並不出手。

隨著火銃的幾次迭代,火銃只需要換裝鉛子與火藥,便可以實現連續發射,無需安裝火藥引線,無需點燃等操作,加上火藥已小批次包裝,只需要將火藥倒入藥室之中,將鉛子與紙張一併塞入槍管裡便可。

速度快,兩線作戰完全可以擊殺並不密集的軍陣衝擊。

之所以保留第三線,是為了應對密集軍陣,同時作為補充,當一二線火銃手受傷,沒有順利擊發時,第三線便可“找補”出手,解決敵人。

島津元久根本不認識火銃,也不清楚明軍是如何殺傷了自己的軍隊,那噴了火光的東西神秘至極,隔著很遠就能殺人!

眼看著又一批軍士折損殆盡,島津元久終於從仇恨之中清醒過來,倭軍與明軍的差距,不是一點半點!

五十步以內,倭軍還有希望。

五十步以外,那完全是大明軍隊的天下!

他們根本不衝殺過來近戰,他們就這麼遠遠的殺戮,用弓箭,用神秘的火器!

跑吧!

沒有勝利的希望了,大明軍隊正在穩穩推進,如潮水一般正試圖包圍。

少貳滿貞、島津元久畏懼了,準備向東撤退。

盛庸敏銳察覺到了倭軍撤退的跡象,下令軍隊加速包圍,同時傳令北面的楚智,分兵

封鎖倭軍撤退的道路。

戰爭的安排不是固定的,它需要依據戰況隨時進行調整。

之前安排楚智居北,留倭軍一線向東潰逃,逼迫其進入龜城以全軍殲滅。

可現在局勢不一樣了。

最初的戰爭安排是應對今川了俊、少貳滿貞、島津元久的一萬五千大軍,可當下今川了俊的人被屠殺殆盡,而少貳滿貞、島津元久的兵力也損失慘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