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朱棣為徵北大將軍(第1/3頁)
章節報錯
馬哈木是一匹懂得隱忍的狼,他能笑著跪拜殺父仇人,也能蟄伏在暗,將一個個敵人剷除。
這是一個唯權力的人,他要做的——是草原上的頭狼。
想成為頭狼,就必須告訴整個狼群,只有他能帶領所有狼,有肉吃,有酒喝。若是他做不到這一點,反而給狼群傳遞了這麼一個訊號:
我要帶你們去遠方找肉吃、找酒喝,但這個過程中,你們之中很多狼都會死去。
那頭狼的地位與威嚴,雖不會馬上受到挑戰,但會伴隨著犧牲與死亡,被一點點消磨。
若在這個過程中,有一個叫把禿孛羅的狼站出來說一句:我們不想去遠處吃肉,不想跑幾千裡找酒,待在草原上,一樣有肉吃,有酒喝,那狼群將會面臨分裂。
大明要做的,就是攔一攔頭狼,養一養把禿孛羅這匹狼。
選擇遠交瓦剌,可以說是無奈之舉。
徐輝祖、鐵鉉等人都看得清楚,要想在廣袤無邊的草原上徹底毀滅瓦剌、韃靼、兀良哈的有生力量,讓其一蹶不振,大明唯一的選擇就是:集中騎兵精銳,迎戰其中一路或兩路。
分兵三路迎戰,只能是主攻、佯攻、輔攻,不可能三路都是主攻,自然也不可能實現朱允炆定下的戰爭基調。
遠交瓦剌的另一個原因是,大明的戰馬與騎兵分佈。
大明戰馬主要集中在三個區域,京畿之地;北平至大同一線;甘肅至天山一線。
而騎兵分佈,則主要
是京畿之地,北平至大同一線。
西疆省、甘肅鎮等地雖有馬場,戰馬數量多,但論到騎兵數量,軍隊數量上,還是存在不足,加上西疆省地域廣,兵力分散,若集結五萬騎兵,那西疆地方上基本上就空了。
再說了,從京師調動騎兵至北平,出長城進入關外作戰,快捷簡單,可要是想調主力前往甘肅、西疆省,那路上時間就不止一個月,等到了地方上,騎兵都已是疲憊,在這種情況下,明軍只能傾向於防守,很難追擊。
綜合種種考量,鐵鉉向朱允炆進言:“派人前往瓦剌遊說,是爭取時間的最佳之策。”
朱允炆看向徐輝祖、楊士奇等人:“你們也認為瓦剌可以爭取?”
楊士奇正色道:“皇上,爭取瓦剌未必可行,但爭取時間尚還可操作,若選人得當,甚至可能分裂瓦剌。”
徐輝祖附議:“瓦剌不同於此時的韃靼,韃靼如今雖有本雅失裡,但實際上說話算數的是阿魯臺。但瓦剌分為三個大型部落,其首領是太平、把禿孛羅與馬哈木,對於三人而言,部落利益,大於瓦剌利益,若能說服把禿孛羅或太平,馬哈木只憑借一個部落的力量,不足以威脅西疆與關內諸地。”
朱允炆不知道此時派人去是不是晚了,但似乎並不影響,哪怕瓦剌已經領兵南下,戰爭已經打響,但並不影響談判。
邊打邊談,以打促談,也是一個選項。
“既然
如此,說吧,誰能擔此重任?”
朱允炆問道。
徐輝祖等人看向解縉,解縉笑道:“皇上,能擔此重任之人,當屬胡司業。”
“胡濙?”
朱允炆微微一愣,旋即嘴角微微一笑。
胡濙確實是個搞地下工作的好手,此人深諳人心,小心謹慎,觀察力細緻入微,應變能力強。最主要的是,胡濙和馬哈木也算是老相識了,促成馬哈木與哈什哈反目,出手截殺哈什哈的正是胡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