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浮出水面的棋手(第2/3頁)
章節報錯
劉長閣面色凝重:「皇上,李芳英接手白蓮令,號令白蓮之人與陰兵,而這些人最初聽命的是佛母。」
朱允炆看向劉長閣,緩緩點了點頭:「如此看,李芳英是第二代佛母。這棋手的
身份,是第二代,還是第三代?這些人還真是執著,幾十年過去,還在暗處陰謀著什麼。」
劉長閣猶豫了下,說:「皇上,李芳英說大明江山都是棋手謀劃出來的,顯然是誇大其詞。太祖狂戰天下豪傑,無往不勝,最終問鼎天下,靠的是太祖指揮得當,運籌帷幄,一干開國功臣名將與萬千軍士血戰拼殺!」
朱允炆丟下文書,起身走了出來:「太祖得天下,豈是一人之功,一人之謀,一人之勇。李芳英如此推崇棋手,想來也只有這麼幾位了。安全域性可有猜測?」
劉長閣沉聲:「目前猜測,可能在浙東四先生之內。」
朱允炆揹負雙手。
浙東四先生,指的是青田劉基、龍泉章溢、麗水葉琛,浦***濂。
劉基是劉伯溫,他的後人記恨朱元璋是有理由的,畢竟胡惟庸給老劉下了毒,老劉還專門找老朱討論過這件事,說吃了藥之後肚子裡像有個石頭,老朱沒安排人給劉伯溫動手術碎結石,只是冷漠地讓他回家了,後來沒多久,死了。還有老胡殺了劉璉,這也是一筆血仇。
章溢雖是儒臣,但其父子效力一方,寇賊盡數平定,功勞不在諸將之後。這是老朱的肯定,但章家沒理由反朱,他是善終。
葉琛更沒理由反朱,他是被元降將叛亂所殺,老朱開國之後還追封南陽郡侯,入祀於功臣廟。他家著實沒理由對抗朝廷。
宋濂,這個寫出「驅除胡虜,恢復中華」口號的傢伙是個厲害的,但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謀臣,何況他兒子、他孫子全都非自然死亡了,也沒力量反對。
這樣一算,浙東四先生裡面,只有劉伯溫的長孫劉廌還活著,但此人一直都在安全域性的監視之下,不是看書就是寫書,著實沒什麼出格之事,連登門的訪客一年到頭都沒幾個人,說他是棋手,朱允炆不信。
朱允炆盤算一番,搖頭說:「應還有其他人,明初名震天下的謀士可不止是劉基等人,還有葉兌、朱升!這兩人,才是當時最強大的棋手,甚至在某種意義上,超過了劉基!」
劉長閣深吸一口氣,怎麼把這兩人忘了!
沒錯,他們才是真正超絕的棋手人物。
葉兌,曾獻《武事一綱三目策》於吳國公朱元璋,給出了「華運中興,胡運既終」的戰略判斷,並提出了「隆中對」:
南並張士誠之僭據,東督方國珍之歸順,以建康為都,拓江廣以自資。進則越兩淮,規中原而取天下;退則保全方面而自守……
朱元璋後來打天下,攻城略地,許多程序都與葉兌所言高度契合,此人可以說是明初孔明,為朱元璋戰略佈局打下了基礎。
但葉兌此人功成身退,並沒有留在朝廷當官,而是逍遙快活當起了四梅先生,這也是個善終之人,更是知進退,沒道理痛恨朝廷。
那就只剩下一個人了:
朱升!
朱允炆心頭很是沉重,如果說劉伯溫是謀事,葉兌是謀局,那朱升堪稱恐怖,他謀的是天下。
真正讓朱元璋擁有問鼎天下資本的是九個字:
高築牆、廣積糧、緩稱王。
而提出這九個字的人,正是朱升!
此人在紛亂天下局勢之中,用九個字幫著朱元璋成王、稱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