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皇上,臣以為遼東都指揮史楊成雖有能力,但缺乏打大戰鬥的經驗,加之其善衝鋒作戰,不善統籌治理。遼東面臨的將不止是足利幕府大軍,還可能有李芳遠的敗軍。楊成政務處理能力不足,臣請旨北上。”

朱棣請令。

朱允炆沉思許久,還是拒絕了朱棣:“遼東也好,朝鮮也好,山高林密,非是燕王叔善戰之地,你的對手是韃靼與朵顏衛等,不是足利幕府。”

朱棣有些不甘心。

朱允炆安撫朱棣:“朕已有人選。”

朱棣默然。

徐輝祖、李堅、鐵鉉鬆了一口氣。

果然還是他嗎?

不久後,張輔入殿。

朱允炆關切地詢問:“身體可好了?”

張輔謝恩:“已無大礙。”

事實上,張輔回京已有月餘,只不過偶感風寒,一直在家中休養。張輔雖然在家中,但各類情報可沒少收到,尤其是遼東、水師方面的情報。

張輔很明白朱允炆的用意,那就是讓自己前往遼東,只不過戰爭打響一段時間了,也不見朱允炆下旨意,讓張輔多少有些疑惑,直至今日召見,才明白時機剛到。

朱允炆威嚴地說:“既然身體好了,那就去遼東,任抗倭大將軍,節制遼東都司所有兵馬,遇緊急事務可先行而後報。”

張輔目光堅毅,行軍禮,鏗鏘有力:“定不負皇上重託!”

“你要記住了,倭國入侵大明藩屬國朝鮮,若朝鮮能憑一己之力抵抗住倭國軍隊,遼東軍士不宜妄動,更不能跨過鴨綠江。若朝鮮兵敗,李芳遠求助,則需拒三次而後動。”

朱允炆吩咐。

張輔思索了下,問:“皇上,若朝鮮兵敗,想要進入大明建州等地避難,臣應如何應對?”

國之領土,若無君令,其他國軍隊不可以踏足,哪怕這些人是殘兵敗將。

朱允炆直言:“那要看李芳遠還在不在。”

張輔錯愕。

朱允炆嚴肅地說:“若李芳遠還活著,親自帶隊撤離。那就準他們撤過鴨綠江,但需限制行動區域,不可讓他們擾民。若李芳遠不在了,那這些軍士也沒必要過鴨綠江了。”

“臣明白!”

張輔肅然領命。

鐵鉉看著一臉殺氣的張輔,連忙補充了句:“朝鮮是大明藩屬國,邊軍絕不可行兇殺害朝鮮人。若是朝鮮百姓來避難,應給予幫助。”

張輔看向朱允炆,朱允炆只微微點了點頭,沒有說一句話。

徐輝祖、朱棣等人明白,朝鮮王國的命運,要看李芳遠是不是活著,若是他掛了,朝鮮王國都可能永遠消失。

張輔知道軍情緊急,沒敢耽誤,隨萬青林的水師船隊前往遼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