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高熾瘸著走了兩步,笑呵呵地說:“對敵人,皇上的心冷著呢。兒聽聞到一些訊息,說京軍火藥庫都要被水師搬空了,聯絡到鄭和、朱能、駱冠英等一干水師勳爵都不在京師,想來這一次戰爭,敵人會尤其慘烈吧。”

朱棣認真地看著朱高熾,說出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:“是啊,對敵人皇上的心很冷。看來,為父出征的時間也不會太遠。”

朱高熾點了點頭。

對待敵人,建文皇帝最擅長的不是招撫,不是懷柔,而是毀滅。

朵顏衛、福餘衛始終盤踞東北一方,時不時就有訊息說他們對朝廷抱怨很深,又有訊息說他們勾結韃靼,這群人也沒點數,不知道送幾個兒子當人質,整天在草原上放馬練兵。

朱允炆怎麼可能容忍這一批人長期處在隱患狀態留在大明的土地上,野人女真不想搬家,大明就幫著他們搬家,絕大部分搬的距離都很淺,就在地皮一尺之下。

現在朵顏衛不老實,蠢蠢欲動,那大明就給你一個動彈的機會。只要你敢動,朱允炆絕對拍死你,這一次將再不會有什麼城下之盟,只會留下屍骨累累!

朱高熾雖然是一個胖瘸子,但身體的殘疾並沒有損傷他的智慧,加上混在戶部,朝廷訊息多,看問題也透徹。

“你二弟呢?”

朱棣問。

朱高熾搖了搖頭:“今日回府並沒見到二弟。”

朱棣召來丘福詢問。

丘福沒有隱瞞:“高陽郡王與曹國公府的李芳英去了鐘山。”

“李芳英?”

朱棣皺眉。

朱高熾聽到訊息,也有些疑惑,對朱棣說:“父王,李芳英前段時間找過晉王,一同前往鐘山。我聽說,魏國公府的徐增壽也曾與他一起去過鐘山,今又找上二弟去鐘山,他這是在做什麼?

朱棣呵呵搖了搖頭:“想來是李芳英在想方設法修復與其他勳貴之間的關係,他也清楚,因為李景隆、李增枝事,許多勳貴都與曹國公府保持距離。”

“可為何總去鐘山,拉近關係,哪裡不能拉近?”

朱高熾不理解。

朱棣也猜不透李芳英的想法,也不想糾纏於此,對朱高熾說:“絲綢之路開始有收益了,你找幾個靠得住的人,派去西域,皇上答應咱家的收益咱就要,還有,燕王府就留三百畝地,其他多餘的都賣掉,一畝也不要多留。”

“三百畝,是不是太少了?”

朱高熾有些著急。

朱棣笑著說:“只要今年新良種依舊豐收,再有三五年,新糧食就能走入尋常百姓之家。只要不遇到極端災荒水旱,糧食吃不完的場景將會出現,土地即不值錢,也沒必要保有如此之多。”

朱高熾聽完朱棣的話,問了句:“皇上是不是打算限制藩王的田產數量?”

朱棣沒有否定,也沒肯定,只是說:“按我說的去做。”

朱高熾沒有再說什麼。

父親說得也沒錯,以前的田地值錢,但未來未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