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棄暗投明白依依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考慮到朝鮮是大明藩屬國,李芳遠對大明的態度很是不錯,朱允炆對李堅、陳揮說:“將日本國打算侵犯朝鮮的訊息告訴李芳遠,讓他提高警惕,莫要小看了這群人。”
李堅重重點頭。
雖說水師在打對馬島、壹岐島時,日本軍士不堪一擊,損失慘重,但李堅仍舊不敢輕視日本軍士,陽江船廠的戰鬥說明這群人戰力並不弱!
朱允炆清楚,若論陸地戰,朝鮮未必是日本軍士的對手,歷史中明代後期日本進攻朝鮮,朝鮮可是連一個月都沒堅持下來,幾乎全境淪陷,國王都要到大明政治避難了。
現在朝鮮擁有了大福船,但距離大福船的批次打造還需要時間,足利義滿會給李芳遠多少時間?
八月中秋。
朱允炆設宴款待在京藩王,馬恩慧設宴款待王妃、命婦,朱文奎在東宮第一次設宴,與東宮官員共慶中秋。
解縉、楊士奇、楊榮、楊溥、鄭和等人齊聚東宮,幾人都很清楚,朱允炆的舉動意味著對太子????????????????朱文奎的認可,也意味著朱文奎將更多接觸政務方面的內容。
果然,在中秋後僅僅兩日,朱允炆就下旨,命令內閣日後將民策相關的奏摺抄送東宮,太子處理之後,直送武英殿。
少量奏摺進入東宮,開始鍛鍊朱文奎獨立處理政務與東宮處理政務的能力,讓朱文奎平衡哪些事需要自己拿主見,哪些事需要聽從東宮大臣的意見。
而朱允炆選出的東宮之人,也堪稱完美地履行著自己的職務,都希望朱文奎能成為第二個朱允炆,傾盡所能教導朱文奎。
解縉的才能,楊士奇的思變,楊榮的大局觀,楊溥的謹慎,胡濙的心理分析,鄭和的魄力與勇氣,都在深深影響著只有十三歲的朱文奎,而打小習武的朱文奎也擁有著極強的韌性,抗住了壓力,努力讓自己變得更為優秀。
圓月漸缺,轉眼已是九月初。
夜幕降臨。
叢佩兒悉心教導龐長風寫字,扭扭曲曲的字跡,也讓叢佩兒歡喜半天。楚芸、林玥拿著一本戲文津津有味地看著,時不時討論一二。
唐賽兒狠狠掐了下腿上的肉,打起精神來繼續翻看《史記》,可惡的朱文奎和韓夏雨,你們是不是人,竟然連這麼厚厚的書都看完了。
啪!
一枚石子落入安全二局的院子裡。
呼!
三根蠟燭同時被吹滅,叢佩兒將龐長風護在身後,林玥護住唐賽兒,楚芸已站在了窗邊。屋頂上傳來輕輕的腳步聲,隨後一道身影落下,低聲說:“有人窺視安全二局,秋月已追了過去。”
楚芸接過叢佩兒丟過來的佩劍,翻窗而出,藉著星光,離開庭院。
唐賽兒低聲問:“是有人要抓我嗎?”
林玥輕鬆地說:“呵,能在這裡抓你的,你擔心也沒用,不能在這裡抓你的,就是來再多人,也動不了你分毫,無需擔憂。”
唐賽兒想了想也是,這裡是京師,天子腳下,安全二局更有一批精銳,周圍還設了安全域性的分院,想在這裡抓自己,還真不容易。
金陵城雖然每天會有兩個時辰關閉城門,但城內並沒有宵禁,店鋪可以徹夜營業。只不過夜裡五城兵馬司會加強戒備,尤其是皇城附近的幾條街。
安全二局所在的位置距離皇宮遠,並沒有兵馬巡視,加上處在商業區域之中,哪怕是夜裡,也熱鬧不已。
楚芸沿著秋月留下的標記追索,竟發現自己繞了一個大圈,竟又回到了安全二局門外的河邊。
秋月一臉懊惱,對追來的楚芸自責道:“屬下無能,追丟了。”
楚芸沒有責怪秋月,而是安撫道:“來的人怕是一個高手,你先回去吧。”
秋月有些擔憂,但還是沒有違背楚芸的命令。
楚芸站在河邊,安靜地等待著,在聽到細微的腳步聲時,才緩緩回過身看去,輕聲說:“看來,你果然是在找我。”
一襲白衣,透著孤絕的氣息。帷帽微動,清冷的聲音傳出:“拔劍吧。”
楚芸抽出寶劍,將劍鞘????????????????丟在地上,劍指來人:“那就打過再說。”
白衣飄動,劍承星光!
叮叮!
楚芸與白衣轉眼之間交戰在一起,劍中透著無盡的殺招,處處不留情。
龐煥趴在牆頭看著這一幕,對蹲坐在牆頭的郭欒問:“我怎麼感覺這個人的劍法有點眼熟,似乎在哪裡見過。”
郭欒眯著眼,陰森地說:“此人用的劍法,和楚芸、林玥的劍法師出一門。”
龐煥深吸一口氣,又上了點梯子,探頭看著:“你是說,此人是陰兵?”
郭欒聳了聳肩:“需要我動手嗎?楚芸可不是她的對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