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掌櫃由衷感嘆。

儒生連忙說:“運筆紙上,膩滑凝脂,毫不澀滯。落墨則成半滲化狀態,發墨之可愛,別有韻味。這是最好的高麗紙,走到大明想來也能換個好價錢。”

郭掌櫃沉吟了下,嘆息道:“若這高麗紙早個五年出來,興許還能賣個好價錢。可現在,這種紙張在大明已經不值錢了啊……”

“啊?”

儒生面色慘淡。

郭掌櫃放下一卷紙,坐了下來:“你應該也知道,大明廣建社學,發行教材無數,每年要刷印的教材就需要無數紙張。大量的需求讓朝廷革新了製紙技藝,再說了,????????????????這高麗紙也不如大明宣紙,實在是值不了幾個錢,你還是拿回去找其他人家問問吧。”

儒生著急的哀求:“掌櫃行行好吧……”

郭掌櫃見儒生可憐,又是救人心切,便伸手說:“這些,三兩銀,不行你就走。”

儒生嘴角哆嗦著,三兩銀,自己買下來這些紙張的時候,可是足足花了二十兩,那時候家境殷實,父母尚在……

“好!”

儒生強忍著悲痛。

郭掌櫃看了一眼姜中,姜中取來三兩碎銀。

儒生接過,剛想離開,就聽郭掌櫃喊“等等”,不由回過頭,茫然看著郭掌櫃。

郭掌櫃從身上又掏出二兩碎銀,走到儒生身前,抓起儒生冰冷的手,塞了過去說:“剛剛是生意,這是情義,好好照顧好你家娘子,若日後沒個營生,不妨跟我吧,我鋪子裡缺人,雖然一個月給不了你多少,但吃穿總不愁。”

儒生感動不已,撲通跪下,喊道:“在下李成舉,感謝恩公!”

郭掌櫃笑著將李成舉送出門。

姜中有些不解地問:“掌櫃緣何要多花這二兩銀?”

郭掌櫃笑著說:“這高麗紙有十卷了吧,拿回去,少說也能淨賺個八十兩,京師裡不少人盼著這種紙張都沒地方買呢。若能用二兩銀收他為我們所用,這對我們來說是好事,畢竟我們對朝鮮也不是多熟悉。”

“掌櫃,人參收嗎?”

兩個女子一前一後走了進來。

郭掌櫃讓姜中收起高麗紙,笑著迎上前:“開門做買賣,自然是要收的,兩位姑娘請坐。”

李秀姬坐了下來,李秀師拿出一個木匣子,開啟了給郭掌櫃看。

郭掌櫃看著木匣裡躺著的人參,拿出手帕,小心翼翼拿起端詳著,只見這人參長如巴掌,色澤醬紅,表皮堅實,褶皺很少,呈四稜柱形,不由得笑著說:“這人參品相不錯,還是紅參。”

李秀姬嘴角含笑:“掌櫃眼光不錯,這確實是最上等的人參,還是六年收割的。”郭掌櫃連連點頭,高麗這塊地適合種人參,通常是四至六年收割,以六年為最佳,超過六年,這人參的品質也就走下坡了。

人參,百草之王。

中醫裡將其作為滋陰補腎,扶正固本的極品,大明許多大戶人家都會購買一些上好的人參,關鍵時候能吊著命。

“這人參不錯,是上等貨,我願出二兩買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