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:

我欲使溫州府興盛,作兩浙第一,當何為?

朱允炆答:

換知府!

謝庭循感覺口乾舌燥,看著朱允炆的目光有些畏懼,這個傢伙竟然這樣作答,這,這不是找死嗎?

葉縉光臉頰上的肉不斷抖動,手也忍不住握了起來。

換知府?!

這樣的話,誰敢說啊!要知府知府衙門就在府學東面,隔著一條巷子而已。這話要是傳到知府衙門裡,知府大人還不得暴跳如雷,甚至是派遣衙役收拾你?

何文淵苦澀地搖頭,自己寫了五千言,都不如這三個字有用,所有的對策,無論是重視教育,興修水利,還是擴大農業,增加遠航貿易,這一切的舉措,都建立在一個條件之上,那就是:

換知府。

目前的溫州知府王祺,他有能力維持溫州府的穩定,但沒有能力帶領溫州府前進,他不是一個有進取與開拓精神的官員,也沒有敢於闖蕩、擔負責任的魄力。

說再多舉措,不換知府,所有的舉措都只能是書面上的舉措,而不會成為現實。

何文淵看向朱允炆,這個商人擁有著可怕的智慧,他似乎是一個高明的劍客,出鞘,一劍封喉,擊中要害。

自己終究還是落入窠臼,只顧著回答問題,卻從未想過,真正解決問題的關鍵,不在於問題本身,而在於擁有智慧可以解決問題的人。

佩服,徹底佩服了。

何文淵知道,哪怕是自己知道這個回答,也定不敢回答。因為這個答案,實在是有些要人命。

張漠有些垂頭喪氣,雖然何文淵作的策論極好,但不得不承認,面對“換知府”這三個字時,他輸了,輸給了這個不起眼的商人。

不過,孫教授,你這樣將年先生的答案公之於眾,好嗎?

不好,知府裡的趙推官來了。

張漠連忙走上前,將吳鼎手中的紙條搶了去,不由分說就給撕碎了。吳鼎剛想怒喝,就看到了張漠使眼色。

吳鼎看去,只見趙東趙推官晃悠悠來了,身後還跟著兩個衙役,不由地心頭一驚,大聲喊道:“趙推官,幾日不見,風采依舊啊。”

趙東手裡抓著一把紅棗,一步一晃,吐去棗核:“我聽人說,有人膽大包天,想要換知府,我倒是想看看,是誰這麼大膽!知府乃是朝廷命官,受命於天子治理溫州府,豈是你等可以非議的?站出來,去給知府大人道歉,掌嘴五十,事情過去就揭了,莫要讓我難辦。”

吳鼎連忙迎上前,呵呵笑道:“哪裡有人說換知府,我們在討論的是……致富,對,是致富。皇上國慶日講話,要致富於民,我等與府學生們坐而論道,討論如何讓溫州百姓致富。”

“果然?!”

趙東問。

“果然!”

吳鼎連忙回答。

趙東緩了一口氣,看著眾人說:“你們要討論問題,回府學裡面討論去,莫要如此張揚,讓我等難做。”

吳鼎連忙點頭,準備送趙推官離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