佔巴的賴看著走來的刺刀火銃兵,目光中透著渴望的光。

面對火銃,占城國是吃過大虧的,安南陳氏、胡氏幾次欺負占城,可沒少用這玩意,特別是胡氏父子,對火器的使用更是得心應手,胡元澄又是火器大家,占城軍士吃的苦實在是太多了。

好在占城國也製造有火銃,雖不如曾經的安南,但打打海賊,威懾百姓,穩固統治還是足夠的。可現在看,占城國的火銃遠不如大明火銃威武、實用啊。

兩相對比,占城火銃就一鐵棍子,最多路邊撿一根木棍塞進去充當把柄,既沒有大明火銃管規整的槍托,更沒有令人毛骨悚然、透著寒光的刺刀,那是什麼,扳機,做什麼用的,為啥我們的火銃沒有?

佔巴的賴第一次感覺到被人甩在後面是如此的明顯,大明有個詞叫什麼,望其項背,不,不是這個,是一騎絕塵!

事實上,此時明軍所裝備的火銃,遠遠超出了同時期的各類火銃,不論是周圍諸國,還是西方在內。

現在的刺刀式火銃,已完全採取了燧石擊發,且在火藥室與擊發機構上設定了防護罩,即便是在雨天也可以使用,不僅可以遠攻,還可近戰,解決了火銃軍士打兩輪就跑路的問題,賦予了火銃軍士充當戰鬥主力的可能。

射程、射速、發射間隔時間,刺刀式火銃都全面超過了洪武時期火銃。更重要的是,這批火銃軍不再是沐英主導的山林野戰軍,而是經過草原、沙漠實戰檢驗的,足以遏制騎兵衝勢,與騎兵僵持、乃至決戰的火銃軍!

李從茂看著火銃軍,對李芳遠低聲解釋:「這是大明的火器軍隊,這種火器的殺傷力較之弓箭更深一籌。弓箭只是單箭,但火銃卻可以噴射出較多碎小的鐵石,對騎兵、戰馬都可以造成毀傷,難防難避。」

李芳遠凝重地點了點頭,說:「讓我們的人抓緊時間搜尋火器、蒸汽機的情報。大明皇帝不給我們的,我們就自己研究hao鮮作為大明藩屬國,不能太弱了。」

李從茂清楚李芳遠的擔憂,大明實在是太過強大,他們的軍士厲害,又有火器在手,還有無敵的水師hao鮮面對大明,幾乎是不設防之地。

太弱,則無國。

庫雷山、孫恩看著大明的火銃兵,眉頭緊鎖,這種火器已經被大明重視起來,甚至有可能作為未來主力兵種。

帖木兒國也有一些火器匠人,但威力不大,對騎兵的威脅有限,時間一長就被埋沒了。現在看來,大明正在走這一條路。

庫雷山看向孫恩:「我記得,米蘭、法蘭西、英法等國,都有使用過火器的情報,對吧?」

孫恩憂慮地點頭:「沒錯。」

庫雷山面色凝重:「混亂的西方,穩定的東方,不約而同都選擇了火器,這不會是巧合,一定是有道理的。」孫恩贊同庫雷山的話:「我們回去之後,必須說服蘇丹,召集火器匠人,全力以赴研究火器,並組建火器軍隊。唯有如此,帖木兒國才能穩固。」

庫雷山目送著大明火銃軍士一步步走過,那震撼的統一步伐,那鋒芒畢露的刺刀,那威嚴中帶著殺氣的目光,讓人畏懼,甚至生出了一種難以抵抗的情緒。

把禿孛羅、脫魯忽察兒等人,更是不安。

大明在肆無忌憚展示自己的強大,他們在秀肌肉,在告訴所有人,大明軍隊是強大且不可戰勝的,看看那些小國,看看那些土司就知道,大明在用軍威,屈人之兵啊。

刺刀火銃兵方陣走過,隨之而來的是手提虎蹲炮的神機營方陣,領隊的是鄒鵬、張子華。

與長槍方陣、火銃方陣左手握武器不同,虎蹲炮軍士都是清一色右手提虎蹲炮,粗壯的虎蹲炮管上安裝有把手,方便軍士手提攜帶,兩端還設了圓環,

掛上繩子就能揹著行走,只不過為了閱兵方便,並沒有掛繩子。

人群之中,李老三盯著這一幕,不由地拉著李晟詢問:「這是什麼軍隊,為何我不曾見過?」

李晟低聲噓,不打算解釋。

歡歡拉了拉李晟的衣角:「我也不認識。」

李晟連忙堆笑:「可別小看了他們,手中提著的黑色鐵管子,就是威名赫赫的虎蹲炮。我給你講過,打安南多邦城的時候……哎呀,老爹,你踩我腳了!」

李老三鄙視自己的兒子,從踩的就是你!

朱高熾看著走來的虎蹲炮閱兵方陣,對一旁的朱允熥說:「這就是屢立戰功,威名遠揚的虎蹲炮。多邦城外,昌都剌荒原,雲南山林,可謂是功勞無數。聽父親說,虎蹲炮一出,可以覆蓋一片區域,連帖木兒的騎兵都被攔腰斬斷,首尾不能呼應。」

朱允熥看著虎蹲炮方陣,連連點頭。

隨著鄒鵬、張子華一聲「向左——看」的口號,所有軍士右手抬起虎蹲炮,左手將虎蹲炮下側的支架開啟,如同露出了虎爪,左手抓著支架上端穩穩託著,腳步穩健,頭也扭向觀禮臺正中央。

黑乎乎的炮筒,如猛虎盤踞的姿態,令所有人震驚。無數人聽說過虎蹲炮,但這種大殺器卻很少出現在世人面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