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六十四章 進西域,環控南北(三更)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如果說哈里帶大軍走伊塞克湖是冒險,那如果他帶大軍走博羅科努山的話,那隻能說是找死。伊塞克湖是不凍湖,爬山坡之後,都是沿湖而行,而博羅科努山是全年不融化的冰川雪原地帶,難度遠遠超出伊塞克湖,這就不是一條人能走的路,何況是大軍!
庇護了吐魯番、哈密,朱棣就完全可以大膽放心將全部主力轉移到天山以北的準噶爾地帶,並將委魯母作為據點駐紮下來。
八月十五日,中秋。
朱棣於委魯母召開軍事會議,宋晟、朱高煦、徐凱等在掃清昌吉,在別失八里、昌吉站穩之後,趕至委魯母。
一干將士再一次齊聚,不過二十幾日,大明已控制了千餘里的西域。
當然,這種順利與伊瑪目等教長、信徒的遊說有關,與大明國力有關,當然也有西域羸弱的現實存在著極大關係,比如哈密稱國,哈密城中的主要戰力也只有六千來人,吐魯番重鎮,也才幾千戰力。
別失八里因為是亦力把裡的西北屏障,駐紮有五千軍士,這已經算多了,可前往討伐的宋晟帶了足足八千騎兵,兩萬步兵,打不下別失八里才怪。
朱棣指了指輿圖,嚴肅地說:“經過二十三日經營與作戰,我們已經控制了天山東段的南北盆地,自博格達山北面的阿爾泰山,都已落入我們的手中,控制西域的第一步戰略完成得很是順利,也很是完美。”
徐輝祖、宋晟等人微笑不已。
朱棣話鋒一轉:“但是,亦力把裡不亡國,帖木兒大軍不敗走,大明就永遠無法牢牢控制西域。真正的戰事尚未開始,真正的強敵尚未來臨,萬不可掉以輕心!”
“是!”
眾人齊聲。
朱棣伸手,指向了輿圖上的一處山口,嚴肅地說:“這裡,名為阿拉山口,是阿拉套山與巴爾魯克山之間的一個缺口。其南有阿爾泰山,北有天山兩大山脈,是自東向西,進入西面諸國的核心要道,也是漢唐時期絲綢之路的重要關口,兵家必爭之地!”
“早在蒙古帝國時期,阿拉山口就被高度重視,西方諸國的商人、使臣,多是從阿拉山口進入西域。此處極為重要,我需要一支精銳,搶佔阿拉山口,徹底封鎖沙米查干向西逃走的道路!同時在必要時期,可以穿過山口,經過安拉湖向西,繞過阿拉套山,大迂迴,進入伊犁河谷,切斷帖木兒大軍的撤退之路!誰能擔當此任務?”
譚淵、袁嶽、徐膺緒、朱高煦等人紛紛請令。
徐輝祖站起來,嚴肅地說:“阿拉山口並不容易控制,這裡風沙走石,黑風四起,一個不小心,人都能吹到天山去!你們要想清楚,這裡不容有失,扼守這裡,就意味著每時每刻都是危險的!”
譚淵上前:“我願帶三千騎兵,控制阿拉山口!”
毛整笑道:“這種事還是交給我最為合適,大將軍,我在大寧多年,風雪經歷的多,可當此任!”
朱棣看向徐輝祖與宋晟,權衡再三,道:“好,就由毛正參將帶三千騎兵,搶佔並駐紮阿拉山口,千戶陳茂、蔡熊英擔任副手!”
“遵命!”
三人上前接令。
朱棣將手指點向亦力把裡城,道:“沙米查干能堅守到現在,著實讓人吃驚。情報傳來,帖木兒已經抵達了阿拉木圖,這也就意味著亦力把裡城堅持不了幾日了。一旦亦力把裡城告破,哈里必然進入準噶爾盆地,但此時,哈里的先鋒軍與帖木兒主力距離還不夠遠,我們想要先吃掉哈里的軍隊,就必須主動引他來攻!”
徐輝祖起身,笑道:“先鋒是我的,這一仗諸位就不要跟我搶了。”
魏國公發話,其他人說搶也不合適。
朱棣看著徐輝祖,微微搖頭:“你求戰心太盛,可我需要的並不是與哈里直接作戰,而是吸引哈里前來與我們戰鬥!傅安還活著,我們需要用哈里這個俘虜來換取大明使臣!”
“大將軍的意思是佯攻敗退,引哈里進入包圍圈?”
袁嶽眼神一亮。
朱棣凝重地點頭:“沒錯!”
袁嶽剛想上前,劉啟夏就搶先一步:“這種活,我最擅長。大將軍把令交給我,保準讓哈里跑過來。”
朱棣沒有理睬劉啟夏,而是對袁嶽說:“這支令箭交給你,你能完成吧?”
袁嶽大喜,接令箭,保證道:“誘敵深入,聚而殲之!這一戰,定不會讓哈里跑了!”
朱棣很是欣慰,袁嶽是朱允炆培養的後起之秀,他年輕,有能力,有氣魄,若能揚名西域,說不得可保西域三十年太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