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鄰推辭不掉,只好感謝楊榮,然後看向朱棣:「大將軍,郭先生所言是對的,伊德勒斯的生死,應該交給安拉。」

宋晟微微有些發怒,沉聲:「霍鄰,你可知這是軍帳,他們洩露的乃是軍情!茲事體大,說話要慎重。」

霍鄰點了點頭,轉身看向伊德勒斯,說:「此人由我們殺,毫無意義與價值,若交給安拉殺,呵呵,這西域大局可定!」

楊榮眉頭一抬,心頭有些震驚,霍鄰此人,多智啊!

宋晟看向朱棣,朱棣收回了手,問霍鄰:「何意?」

霍鄰笑道:「解鈴還須繫鈴人,安拉惹出來的事,交給安拉來處理,合情合理啊……」

朱高煦看不起霍鄰這種誇誇其談的書生,憤然喊道:「什麼安拉不安拉,殺一個細作,哪裡那麼多廢話。大將軍,給我將令,砍了他了事,何須如此麻煩!」

「退下!」

朱棣呵斥。

朱高煦無奈,只好退到一旁。

朱棣看向郭三省,問:「先生可有解決之道?」

郭三省讚歎地看了一眼霍鄰,轉而對朱棣道:「誠如霍鄰所言,安拉殺此人,西域可定。大將軍殺此人,西域必亂。」

朱棣無奈地搖了搖頭,感情自己還不如一個安拉?這個安拉就這麼神奇?

「楊榮,你也是如此認為?」朱棣看向楊榮,此人的意見是不能忽視的,他不僅是朱允炆派給宋晟的參軍,更是整個西征大軍的參軍,首屈一指的智囊人物。

楊榮嚴肅地答道:「大將軍,郭先生與霍鄰是對的,我們想要的是什麼,諸位都清楚。土地需要,人口也需要,皇上說過,西域看似貧瘠,實則有富天下之財。我們想要長期控制西域,就必須爭取世代居住於此的回回人支援,必須爭取伊斯蘭教徒的支援。」

徐輝祖詢問道:「這怕是不容易吧?」

朱棣凝眸,起身道:「看來你們已經有辦法了,那就將這伊德勒斯與呼德暫且饒過,交給你們所謂的安拉處理吧,但王全臻卻不能輕饒!」

傅霖想要求情,卻被王全臻給拉了回去。

王全臻一臉愧疚,道:「這是我的疏忽,是我的過錯,差點釀成大錯,我願領罰!」

朱棣當即下令:「來人,將王全臻拉出去,宣告罪狀,鞭二十,以儆效尤,如若再有人犯此錯誤,最好是已經準備好了棺材!」

王全臻心甘情願,若不是安全域性與偵察兵相互配合,若不是大明有望遠鏡這種神物,很可能無法發現這一細作,一旦訊息傳出去,自己可能會害死很多人!

領罰,才能無愧!

傅霖看著王全臻因打探訊息而受刑,很是痛苦,動手的是安全域性的人,知道輕重,否則別說是二十鞭子,就是兩鞭子,也能把王全臻給抽殘了。

武將散去。

朱棣召楊榮、郭三省、霍鄰、宣青書、劉儁等一干人商議招撫回回人的政策。

在這一刻,郭三省體現出了自己超絕的學問功底與廣博的知識,滔滔不絕地講述著伊斯蘭教的教義與內容,沉聲道:「帖木兒並不是一個真正的伊斯蘭教徒,他不過是一個打著伊斯蘭教的幌子,手裡握著《古蘭經》的戰爭瘋子。」

「他違背了《古蘭經》中的諸多教義,比如《古蘭經》並不主張殺戮,尤其不允許殺戮婦人與孩子,可帖木兒在西征與南征時,男女老幼,全部屠戮,又如《古蘭經》主張仁愛,可帖木兒的殘暴是聞名於外的……」

朱棣安靜地聽著。

楊榮、霍鄰等人敬佩地看著郭三省,這個河西大儒能來軍中效力,實在是助力頗大。

郭三省知曉西征的目的,知道朱允炆的謀劃,清楚大明西征的大戰略不止是打敗帖木兒,更重要的是佔據西域,重現漢唐風采。

可漢與唐控制西域雖然都長達一百五六十年,畢竟沒有實現全漢、全唐對西域的掌控,這與內部治理與外敵存在關係,同時也與不深入的羈縻政策有關。

世易時移,經過亦力把裡、西方教徒的持續宣傳與大力推動,伊斯蘭教成為了西域各部的共同信仰,這種信仰一直從嘉峪關外傳入,沿著河西走廊深入到陝西,甚至在山西都興建了清真寺。

想要真正控制這裡,就需要控制他們的信仰!

想要控制他們的信仰,就需要控制他們的安拉。

安拉出差在天上,估計是沒辦法真正控制的,但大明可以扶持與控制伊斯蘭教的教長或領袖,讓其朝著有利於大明的方向重新解讀《古蘭經》。

安拉只有一個,教長卻有很多,哈密就有兩位,找出來一個談談合作,各取所需,還是可以的……

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M..COM到進行檢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