遼東都司製造的一樁樁慘案被揭露出來,兵部聽得直吸冷氣,五軍都督府也開始憤怒,內閣譴責,六部更是跳出來彈劾,好好一頓飯,成了菜市場般的批判大會。

朱允炆皺眉,看向眾人:“楊都指揮史當真如此放縱軍紀?”

徐輝祖揉了揉臉,放縱不放縱,皇上你還會不清楚,他們可是奉了你的旨意去犁庭掃穴的。不過為了配合,還是站出來承擔責任:“皇上,地方都司失職,便是五軍都督府失職,還請皇上降罪。臣請皇上選派官員調查東北之事,若楊都指揮史如此暴行,應押解至京問罪。”

禮部尚書陳性善是真的彈劾:“楊文無道,必損天和。皇上當下旨意,立即調回楊文,審問其是否違背軍紀,放縱軍紀。”

鐵鉉看了一眼不開竅的陳性善,他難道不清楚朱允炆想要的是東北的土地,不是東北的女真?

猛哥帖木兒見朝臣支援,指責楊文的聲音越來越多,連忙拉著女真各部首領附議。

朱允炆沒有推辭,看向鐵鉉:“命令遼東都司停止征戰,調楊文、華聚、毛整返回京師,配合調查。另外,調盛庸暫領遼東都司,安撫女真各部。”

阿哈出、猛哥帖木兒等人欣喜不已,連連稱讚朱允炆聖明。

解縉看著這一群喜笑顏開的女真首領,很是贊同他們的觀點——朱允炆聖明。

朱允炆只是說調楊文等三人回京,可沒說解除了他們的官職,也沒說審訊,只是配合調查。再說了,從京師到遼東,八百里加急都需要半個月以上,現在走正常渠道,一個月送過去信也是有可能的。

楊文發來文書,庫頁島已在控制之下了,基本戰鬥基礎,剩下的就是處理殘兵敗將,給他一個月的時間清理,等文書到了,東北戰事早就結束了。

既然仗打完了,楊文、毛整、華聚等人也該回京師述職、彙報情況了,現在不過是換了個藉口,讓他們回來罷了。

朱允炆笑得很開心,還不忘安撫:“你們放心,只要臣服大明,聽從朝廷調遣,就是大明子民。朕不會傷害大明子民,也絕不允許任何人傷害大明子民。”

阿哈出安心了,猛哥帖木兒放心了,其他女真首領也滿意了,一個個吃飽喝足,回會同館睡覺,????????????????但朱允炆沒有休息,而是與內閣、兵部、五軍都督府商議東北問題。

楊士奇進言:“皇上,楊都指揮史行兵神速,只用了三個月便肅清了東北大部野人女真所部,將兵力進駐庫頁島。然土地雖得,東北地廣人稀,人口極度匱乏,不利長治。臣請提前準備移民關外之事。”

鐵鉉有些擔憂:“現已是六月,即便是動員移民,仍需要半年以上時間,若匆促行事,恐會累傷百姓。”

楊士奇贊同,轉而言:“所以應借鑑山西移民經驗與不足,提前籌備移民事宜,規劃百姓居所,打造房屋,籌備木料,調配棉花、糧食、農具等物資。”

“拎包入住嗎?”

朱允炆喃語。

解縉聽到,詢問:“皇上,何為拎包入住?”

朱允炆錯愕,笑著解釋:“朕的意思是,百姓只要帶著簡單的包裹,抵達地方後可以直接入住,無需再購置其他物資等。楊士奇說的是,移民東北,事關關外長治久安,事關東北黑土地大糧倉,應儘早準備移民事宜,不可耽誤,著令戶部與地方布政使司,全力配合。”

眾人領命。

朱允炆略一沉思,繼續說:“此番移民東北,在山海關以東,就叫闖關東移民計劃吧。”

闖關東!

東北人骨子裡就有著一股闖勁,這股勁頭不就是當年闖蕩風雪鑄造出來的脊樑。

朱允炆並不想要迎合“東北半山東”的話,但適合規模移民北上的,真的只有山東這個人口大省了,不說其他的,就說一句,遼東也是山東布政使司的地盤啊,你不出人,誰出人……

東北需要開發,軍屯、民屯都需要跟上。

朱允炆並沒有倉促下達移民文書,而是傳召山東布政使司李彥禎、參議馮正,還有孔家的孔公鑑,商議移民與東北事宜。

孔家雖然在歷史上錘子過很多次,但朱允炆還不得不使用這一把錘子。

說到底,錘子是一把工具。